中美已经彻底回不去了!华春莹说:今天的美国外交已沦落为谎言外交、恐吓外交、制裁外

自然知道 2025-05-06 13:00:21

中美已经彻底回不去了!华春莹说:今天的美国外交已沦落为谎言外交、恐吓外交、制裁外交。 华春莹,1970年生,江苏淮安人,家境普通,父亲是基层干部,母亲是老师。1992年,她从南京大学外语系毕业,进了外交部,从西欧司小科员干起。 她靠着扎实的英语和对国际局势的敏感,一步步往上爬。1995年,她被派去新加坡做外交官,积累了领事和协调经验。 2003年,她调到布鲁塞尔,参与中国和欧盟的贸易谈判。回国后,她负责欧洲事务,之后成了外交部发言人。 那年她42岁,站在镜头前,面对记者的刁钻问题,冷静又犀利,很快就火了。2019年,她升任外交部新闻司司长,2021年当上部长助理,管新闻、礼宾和翻译。 2024年,她升到副部长,成为中国外交的核心人物之一。她的职业路跟中国外交的转变同步,从低调忍耐到主动出击,尤其在中美关系紧张时,她多次硬刚西方媒体。 她在社交媒体上说美国外交是“谎言、恐吓、制裁”,这话一下子点燃了讨论,也让她成了话题中心。她的底气,来自对中国实力的信心,也来自几十年的外交历练。 华春莹说的“谎言、恐吓、制裁”,不是随便甩出来的,而是美国这几年对华政策的真实写照。中美关系从合作走向对抗,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但这“三板斧”绝对是加速器。 2020年新冠疫情,美国扛不住国内压力,开始甩锅中国。政客们嚷嚷“病毒实验室泄露”,拿着所谓证据到处喊,却没啥真东西。 西方媒体和匿名账号配合炒作,想把中国钉成疫情源头。可世卫组织调查后,美国的说法站不住脚,中国用数据和事实打了回去。这套舆论战,成了美国外交的标配。 2021年,美国航母在南海晃悠,跟菲律宾、澳大利亚搞联合军演,摆明了要吓唬中国。他们的“印太战略”拉上日本、印度、澳大利亚,想围堵中国。 台湾问题上更过分,2022年佩洛西窜访台湾,完全不顾中方警告,硬要把局势搞紧张。这种军事恐吓,就是想让中国服软,可中国不吃这套。 从2018年的贸易战,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关税,到2020年后制裁科技企业,华为首当其冲,被断了芯片供应链。 2022年,美国还限制中国买半导体设备,想卡住中国5G和人工智能的脖子。盟友也被拉着一起排挤中国企业,比如台积电被迫把生产线搬到美国。这招制裁,摆明了要拖慢中国发展。 为啥美国这么干?说白了,他们怕了。冷战后,美国习惯当老大,谁崛起就打谁。日本当年被《广场协议》搞垮,欧盟想挑战美元也被收拾。 如今中国高铁、5G、北斗导航全面开花,美国坐不住了,觉得中国不甘心只做“加工厂”,还想在高科技领域超车。于是,合作变遏制,中国被当成“头号对手”。 中美关系恶化不是突然的事。1990年代,美国还能容忍中国发展,毕竟那会儿中国还主要是低端制造。 可2000年后,中国经济起飞,科技进步飞快,美国开始警惕。到了2010年代,中国高铁通全国,5G全球领先,美国彻底慌了。他们放弃了早年的接触政策,改成全面对抗。 2023年,华春莹在记者会上说美国外交就是霸权工具,一点不夸张。 中国这边也不是光说不练,经济上推人民币国际化,军事上福建舰下水、歼-20巡航,外交上拉拢更多国家。 上合组织扩员,沙特伊朗和解,都是中国在出手。两边硬碰硬,关系想回到过去,基本没戏了。 美国那边,2024年大选前,两党都比着谁对中国更狠。国债破35万亿,通胀压不住,经济摇摇欲坠,可他们还盯着中国打。 中国这边稳扎稳打,2024年新能源产业全球第一,出口猛增。军事上东风-41试射成功,台海巡航常态化,硬实力不输人。 外交上,中国跟非洲、中东、拉美合作越来越深,朋友圈越来越大。 华春莹2025年跑遍亚非拉,推中国理念,联合国上怼西方记者,气场全开。她说中国不搞霸权,但也不会被欺负。 这话听着解气,也挺实在。中美这场博弈,短期内没缓和的苗头。美国要是继续硬刚,可能自己先栽跟头。中国则是以稳为主,经济自强,军事备战,外交开路。 中国现在的路子很清楚:经济上靠自己,新能源、芯片这些关键领域拼命突破;军事上不示弱,台海、南海不能让步;外交上多交朋友,打破美国的包围圈。 14亿人拧成一股绳,不是当年随便揉捏的软柿子了。华春莹那句“选择合作的国家繁荣,选择对抗的自己倒霉”,听着像是警告,其实也是自信。 中美关系走到这步,谁都没退路。美国想保住老大位置,中国要捍卫自己的发展权。未来几年,估计还是斗智斗勇,看谁先露怯。不过中国这边的底牌不少,硬扛下去问题不大。

0 阅读:72
自然知道

自然知道

知道的多一点,世界就会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