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63年,司马昭看了邓艾奏折,大为恼火:你邓艾有什么资格封刘禅儿子为公爵,几

亲姐姐的安安 2025-05-06 12:08:50

公元263年,司马昭看了邓艾奏折,大为恼火:你邓艾有什么资格封刘禅儿子为公爵,几时轮到你指手画脚? 邓艾早年家境贫寒,生活困苦,曾在曹操统治下的荆州地区过着放牛种田的生活,后世考证邓家祖上可能曾是大族,但因为没有太多的考证资料,所以难证实。 邓艾十二岁后跟着母亲迁居,立下雄心壮志,将来一定要飞黄腾达,绝不再受这样颠沛流离之苦。他凭借过人的才学在屯田民中脱颖而出,被封做典农都尉,但因为他有口吃的毛病,每次人家问过,他都嗯嗯啊啊的张着嘴半天才说完一句话。 上司觉得他虽然有点本事但恐怕胜任不了更高级的岗位,于是,他的升迁之路就因为口吃而搁浅了。 不升职就没有加薪,他生活本来就困苦,日子很难过。同郡的一个老人心疼他,便常常接济他,但邓艾当时什么感谢的表示都没有,很多人不理解。 但换位置想,他当时穷困潦倒,想感谢也拿不出什么实质的东西。等他功成名就再回到这里的识货,邓艾想要去封赏当初的老者,可惜老者已经去世了,他就赏赐了老者的子孙后代,也算是一种补偿和报恩。 邓艾庸庸碌碌的过了二十多年,始终没有遇到赏识自己的伯乐,直到司马懿的出现。 魏国要在东南方向屯兵对付吴国,邓艾出去巡查了一圈,给司马懿提供了两个建议,第一是要开河渠,兴水利,疏通漕运,扩大农业生产量。第二在淮南淮北实行军屯。整体建议的目的就是保障魏国的大后方,粮食足够军民吃上好几年,根本不需要为后勤担忧。 如此,前方将士便可以一往无前,无后顾之忧,无往不利。 司马懿在邓艾的建议下确实得到了好处,从此提拔邓艾,给了他很多次立功的机会,邓艾的许多政治主张间接帮助曹魏政权在三国中始终保持实力最强的地位。 司马昭为了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司马家族的权力地位,于景元四年发动了对蜀汉的战争。他派遣了邓艾、钟会以及诸葛绪三路大军一同进攻蜀汉。 邓艾和钟会都是杰出的军事家和将领,是长期与蜀汉名将姜维交战的宿将,在军中各有威名,为了赢得司马昭的赏识,二人使劲浑身解数。 他长期在曹魏西边战线防备蜀汉姜维,积累了丰富的军事经验。 在这次伐蜀之战中,邓艾采取了出其不意的奇袭策略,他率领自己的部队成功翻越险峻的阴平小道,直抵成都城下,迫使蜀汉后主刘禅投降,从而灭亡了蜀汉,为曹魏立下了不朽的功勋,成为了灭蜀的头号功臣。 灭蜀之后,他居然以天子名义擅自封赏蜀汉君臣,刘禅被封了骠骑大将军,其他蜀汉君臣子都根据地位高低各自被安排了职务,邓艾还得意洋洋对他们炫耀:“你们也就是遇到了我,还能活着得到职务,遇到别人,投降后只剩一个死了。” 邓艾的这些擅自行动,在司马昭看来,是对自己权威的挑战,可能隐藏着邓艾功高震主、意图不轨的野心。 与此同时,钟会忌惮邓艾的能力,另外一方面钟会也有谋反之心,便利用司马昭对邓艾的猜忌心理,与卫瓘等人密告邓艾意图谋反。 钟会这个计划很贼,首先他私自劫持了邓艾写给司马昭的信,将原本恭恭敬敬的汇报改成了大不敬的用词,引发司马昭对邓艾的不满。 司马昭传下命令,派人将邓艾及其子邓忠逮捕,准备押解回洛阳问罪。 其次,钟会想要借刀杀人,撺掇卫瓘带少量的人去抓邓艾。这样一来,以邓艾的能力如果反抗,或者两方争斗起来,邓艾很容易反杀卫瓘,一旦卫瓘死了,钟会就回将邓艾谋逆坐实。 卫瓘察觉到了钟会这个一石二鸟的奸计,在赶去成都的时候没有强硬的抓捕,而是诱捕,软硬兼施。他对邓艾手下的人说:我是奉命来的,除了邓艾父子,其他人都不追究,你们要是顺从封赏和爵位都不变,但要是反抗,就要被夷三族。 他抓邓艾也没有很激进,所以化解了钟会的计。 而钟会在成功陷害邓艾之后,并没有收敛自己的野心,反而开始图谋反叛司马昭。 他利用姜维的归降,与姜维勾结,又假借曹魏郭太后遗诏,逼迫在成都的曹魏将领与自己一同讨伐司马昭,并将这些将领软禁在皇宫之中。 卫瓘被逼着做决定,他晚上握着刀根本不敢睡觉。后来靠着装病躲过一劫。 钟会率领其他人出战后,因为谋逆泄露,引发兵变,最后在乱军中被杀。 邓艾部将想追还邓艾父子,卫瓘认为自己毕竟和钟会一起诬陷的邓艾,,惧怕邓艾报复,便派遣田续追捕邓艾,于绵竹西将邓艾和邓忠等人杀害。

0 阅读:81

猜你喜欢

亲姐姐的安安

亲姐姐的安安

亲姐姐的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