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两名学员交了近7万元的学费,却没有得到年入百万的结果,于是找到授课方讨要说

代码诗人 2025-05-06 09:49:49

河南,两名学员交了近7万元的学费,却没有得到年入百万的结果,于是找到授课方讨要说法。 授课方称,其学员中有人收入达千万,认为是这两名学员自身的问题。 两名学员则表示,授课方不负责任,当初承诺的终身复训,自己一次都没参加过。 而已经成为千万收入的学员表示:“我们一直在复训呀,是你们没有来,有时候没有得到预期结果,并不是老师的问题,多找找自身的原因吧。” 最后,两名学员不再听他们解释,直接举报了该公司。 在2022年的时候,小张和小王一心想着挣大钱,但苦于没有门路,于是就在网上寻找商机。 在偶然的机缘巧合下,他们刷到一个直播间,正在教大家如何赚钱,这引起了他们的好奇。 这两人赶紧进去瞧瞧是怎么回事,听老师讲的内容确实不错,很符合他们内心的想法。 他们心想,如果把老师所教的内容学以致用,自己肯定也能发家致富。 不过老师讲的虽然是精髓,但是内容太少,不能形成完整的知识链。 所以,在老师的指引下,他们花6480元买了三天的课。 这三天的课也非常精彩,让小张和小王佩服得五体投地。 他们觉得自己年过而立还没有富起来,就是因为没找到门道,这些内容太好了。 不过,三天的课一晃就结束了,两人意犹未尽。 如果想真正实操开连锁店,好像还缺些东西。 于是,老师让他们买七天的联创课,共计64800元。 小张和小王一心求富,觉得已经踹开了致富的大门,怎能不进去看看里面的宝藏? 于是又狠心交下这64800元,想跟着老师一学到底。 毕竟学完了这七天的课程,自己就可以实际去开连锁店,并且老师如此优秀,又承诺终身复训,想来离自己富起来的日子已经不远了。 在这七天的课程里,他们学得废寝忘食。 虽然课程都是一些理论上的东西,但他们认为只要学好这些,运用到实践当中,肯定会如鱼得水,超过同行。 可是,想象总是美好的,现实总是骨感的。 当他们学完这些课程后实际去操作,却总觉得格格不入。 虽然认同老师讲的没问题,但始终无法将理论与实操融为一体。 老师讲的是一套,自己实际操作起来又是另外一套。 看着别人挣钱,自己却毫无起色。 他们一直等待老师的复训,想要搞清楚其中的缘由,解开心中的疑惑,好在创业路上一帆风顺。 可是老师每天都在忙不同的学员,根本顾不上小张和小王。 在他们等待无望的时候,主动联系对方,被告知:“你们七天的联创课已经结束了,8月份还有一期,到时候你们再来参加。” 当然,8月份这一期是让他们重新交钱,还是给他们复训,小张和小王并没有说清楚。 他们也不想再期待了,于是直接要求退费。 对方自然不愿意,称:“东西都教给你了,你现在要退费,我不是白教了吗?再说我们都是一样的教法,其他人有年入千万的,你们年入十万、几万都达不到就来找我们的茬儿,这是我们的原因,还是你们的原因呢?” 所以,拒绝给小张和小王退费。 最后,他们没有办法,找到记者一同前往该公司。 到了公司后发现里面座无虚席,全是想赚钱来求学的人。 工作人员看到后,赶紧让他们出来,说在里面不方便。 随同工作人员出来的,还有另外一位学员,他就是那位已经年入千万的人。 这位成功的学员认为老师教的课程太棒了,所以想要帮老师解释一下小张和小王没有学以致用成功的原因。 小张和小王对这位学员说的内容不以为然,反问道:“即使你年入千万,那么他的学员又有几个能成为这样的人呢?大多数人不还是和我们一样颗粒无收吗?既然他的课程令大多数人都没有办法实现致富的目的,那他们承诺的年入500万,就是一个骗局,作为幌子骗学员交几万的学费。” 工作人员赶紧解释说:“我们从来没有承诺过每个学员学完后实际的创收是多少,这个本来就无法去估量,每个人付出的努力不一样,收获的结果自然就不一样了。” 小张和小王听后有点气愤,说:“我们怎么就没有付出了?我们一直等着你们的复训,却等不来,你们还责怪我们的努力程度不够。” 已经成功的学员赶紧帮腔:“怎么就没有复训?我们一直都在复训呀!是你们自己没有来,有时候我们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也不完全是老师的责任,也该找找自己的原因。” 小张和小王并没有被他们所说的话影响,坚持要求退费。 既然对方不给予合理的处理,他们就直接举报了。 最后,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已经立案,随后将会对该公司进行检查。 如果真如小张和小王所说的存在骗局,将会对该公司的负责人进行严惩。 从法律角度来看,授课方承诺学员能年入百万,这一承诺若无法兑现,是否构成欺诈? 根据《刑法》第266条,诈骗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如果授课方明知学员难以达成年入百万的目标,却依旧以此为噱头招生收费,就涉嫌虚构事实 ,有构成诈骗罪的嫌疑。 对此,大家怎么看?文中人物均为化名,素材来源于:都市报道2025年5月5日。

0 阅读:43
代码诗人

代码诗人

代码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