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率反超,澳大利亚总理连任成功,不到24小时,中方送上2句话

木梓聊国际 2025-05-06 09:44:55

支持率意外反超,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连任成功,不到24小时,中方送上两句话。那么,阿尔巴尼斯是如何带领工党逆风翻盘的?中方的表态又传递出怎样的信号? 一直以来,澳大利亚政坛由工党和自由党两大势力轮替执政,上届选举中,阿尔巴尼斯带领工党终结了保守派连续九年的统治。刚上任时的阿尔巴尼斯民望不错,但随着时间推移,生活成本上升、通胀高企、房价飞涨,这些实打实的经济难题,开始压得人喘不过气,到了今年年初,工党的支持率一度落后于自由党联盟,看上去风向不太对。

可就在2月之后,形势突然反转——民调数据开始显示,工党的支持率逐步上升,直到大选日当天彻底完成反超,分析原因,不得不提一个远在大洋彼岸的名字_特朗普。“特朗普因素”之所以成为影响澳大利亚选情的关键变量,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无论是在加拿大,还是在澳大利亚,选民对特朗普及其政策的担忧情绪正在外溢。 特朗普此前刚上任就挥舞关税大棒,连澳大利亚这样的“盟友”也没能幸免,被加征关税成了家常便饭。而在此次竞选中,阿尔巴尼斯精准捕捉到选民的这种反感情绪,直接把特朗普和自由党“捆绑销售”,他在演讲中强调,自由党效仿美式政治、推动社会撕裂、对外政策跟随美国,是“给澳大利亚带来混乱的根源”。 工党则秉持另一种立场:我们将以澳大利亚方式解决澳大利亚问题,不会盲目追随美国,言外之意很清楚:我们不会再做特朗普的“附庸”。这一招确实奏效了,据澳大利亚国内多项民调显示,近七成选民认为特朗普对澳大利亚“不利”,甚至连自由党内部人士都不得不承认,“特朗普的回归阴影”是他们选情下滑的重要原因。

更有选民表示,“特朗普正在影响每一个人”,这不仅是对阿尔巴尼斯的投票,更是对特朗普的一种间接否定。当然,除了利用外部变量,工党自身的政策部署也起了关键作用。在这次选战中,民生议题成为核心,工党集中火力在医疗、住房、减税、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推出一系列具体方案,特别是在控制通胀方面成效明显,今年通胀水平大幅回落,澳央行更是在2月宣布自2019年以来的首次降息,经济数据也给工党“加了分”:去年澳经济增长1.3%,连续13个季度实现环比增长,这些实际成果,逐渐稳住了选民信心。 胜选之后,阿尔巴尼斯在悉尼发表讲话,强调工党将继续以澳大利亚的方式解决挑战,承诺继续推进医保、气候、能源和住房政策,他希望这届政府能成为一个稳定、成熟并取得成果的政府。此番发言意在稳住人心,展示工党并非胜在情绪,而是靠成绩赢得信任。 阿尔巴尼斯的连任,为中澳关系持续改善提供了政治基础,选举结果公布同一天,中方即表态祝贺称,祝贺阿尔巴尼斯总理连任成功,同时中方强调,愿继续推动构建更加成熟稳定、更加富有成果的中澳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这一表态表明,中国对于澳大利亚政局的关注是实时的,同时也释放出中方愿意继续合作、寻求稳定发展的信号。

有分析认为,中方的表态肯定了阿尔巴尼斯过去几年的对华政策基调——不激进、不挑衅、讲利益、重合作。虽然中澳之间仍存在分歧,但大体上,两国在经贸、教育、气候等方面合作在恢复,特别是去年中澳高层互动频繁,政治关系也逐步回暖。这种恢复是在阿尔巴尼斯任内发生的,因此中方明确愿与其新一届政府继续推动关系,是对现实基础的承认。 澳大利亚虽然是“五眼联盟”成员国之一,但近年来其对华态度逐渐呈现“务实化”趋势,自2023年以来,双方逐步取消贸易限制措施,澳大利亚煤炭、大麦、葡萄酒等产品重返中国市场,双边贸易额显著回升。今年3月,澳大利亚对华出口额达190亿澳元,创两年新高,铁矿石、动力煤等大宗商品贡献突出。 澳大利亚也明白,如果将中国当作对手,只会让本国更被动——尤其是在美国盟友关系日渐复杂、特朗普可能重返白宫的背景下,澳大利亚更需主动谋求战略自主。实际上,不止澳大利亚,目前美国与其主要盟友之间也屡屡爆发矛盾。 加拿大总理卡尼就公开表示,“旧的美加关系已经结束”;德国因为右翼政党被美方批评“极端”,外交部反驳称“这就是民主”;日本则对美国加征关税表达强烈不满。在这场全球政治重塑中,越来越多的美国盟友开始反思与华盛顿的绑定是否值得。

由此可见,阿尔巴尼斯的连任不仅是一次国内政治的胜利,也是一次对外政策稳定性的体现。而中国的祝贺话语虽然简短,却高度凝练,传递出愿与澳方共同推动合作的期待,接下来两国关系能否持续向好,关键看是否能落实好双方领导人已经达成的共识,在互信、互利基础上扩大合作范围。未来几年,澳大利亚能否在动荡的国际环境中走出一条独立之路,不仅关乎本国命运,也将为亚太乃至全球格局提供重要参考。

0 阅读:2323

评论列表

用户18xxx71

用户18xxx71

1
2025-05-06 19:38

务实合作,别做别人跟屁虫

木梓聊国际

木梓聊国际

家国天下事,本小姐和你一起掰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