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打,敢干!也门胡塞武装“制裁”美国了,从5月17日开始,参与运输美国原油船只,禁止在红海,阿拉伯海,亚丁湾,曼德海峡,印度洋进行航行。 更绝的是,胡塞武装直接点名以色列和英国,宣称只要这两国的船只敢进入上述海域,见一艘打一艘。 胡塞武装这次玩的是“海上封锁+定点打击”的组合拳。先看地理布局:曼德海峡是全球航运的咽喉要道,每天有330万桶石油从这里经过,占全球石油贸易量的7%。胡塞武装控制着也门西部海岸线,从荷台达港到曼德海峡南口,正好卡住了这条“石油生命线”。 再看军事手段,他们手里的无人机和弹道导弹可不是摆设。去年4月,胡塞武装直接用导弹击中美国“哈里・杜鲁门”号航母,迫使这艘十万吨级的庞然大物退到苏伊士运河口。今年5月2日,他们又用高超音速导弹袭击以色列北部城市海法,吓得以色列一天内两次拦截来袭导弹。这种“不对称作战”能力,让美国航母战斗群都不敢轻举妄动。 最绝的是胡塞武装的“制裁名单”策略。他们把参与美国原油运输的航运公司列入“敌对行动名单”,表面上是经济手段,实际上是心理战。要知道,全球70%的油轮都悬挂方便旗,船东大多是欧美企业。胡塞武装这招等于告诉所有航运公司:敢给美国运油,我就敢打你。这种“连坐法”比直接击沉船只更狠——船东们为了规避风险,只能绕道好望角,航程增加40%,运费暴涨300%。而美国原油出口量的60%依赖红海航线,这一掐脖子,得克萨斯州的油商们估计要急得跳脚。 对以色列来说,胡塞武装的禁令更是致命一击。以色列90%的能源进口和60%的贸易都依赖红海航线。去年12月,胡塞武装用无人机击沉英国货轮“鲁比马尔”号后,以色列不得不将所有商船改道非洲南端,单程多花10天时间。这次禁令直接把以色列的海上通道彻底封死,等于在战略上把这个“中东小霸王”关进了笼子。 美国和英国的反应堪称教科书级的“外强中干”。五角大楼嘴上喊着“坚决反击”,却只敢派驱逐舰在红海外围转圈。英国“钻石号”驱逐舰倒是宣称击落过胡塞武装的无人机,可每次拦截都得发射价值百万美元的导弹,对付几千美元的自杀无人机,这买卖怎么算都不划算。更搞笑的是,美国主导的“繁荣卫士”护航联盟,20多个成员国里只有英国和希腊愿意派军舰,其他国家要么找借口推脱,要么像法国那样明确表示“不接受美国指挥”。 胡塞武装这招“以小搏大”的战略,其实是吃透了美国的软肋。美国在中东的军事存在看似强大,实则被伊朗、叙利亚、黎巴嫩真主党等多方势力牵制。胡塞武装背后有伊朗撑腰,手里又掌握着红海航道,等于捏住了美国的经济命脉。更关键的是,胡塞武装根本不怕地面战——他们在也门山区打了十年游击战,30万武装人员分散在沙漠和城镇中,美军就算想登陆,也得掂量掂量越南和阿富汗的教训。 这场博弈的结局其实早已注定。胡塞武装的目标不是消灭美国海军,而是通过持续施压迫使美国在巴以问题上让步。只要加沙地带的围困不解除,红海的封锁就不会停止。而美国若想打破僵局,要么在中东投入更多兵力,要么接受战略收缩的现实。但无论哪种选择,都意味着美国在中东的霸权正在加速崩塌。 最有意思的是,胡塞武装的行动还顺带“教育”了印度、欧洲等第三方。印度为了保障能源运输,不得不单独部署12艘军舰在阿拉伯海,每天检查250多艘船只。欧洲则面临能源价格暴涨的压力,德国经济部长已经开始抱怨“红海危机正在摧毁欧洲工业”。这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让胡塞武装从一个地方武装变成了全球战略格局的搅局者。 说到底,胡塞武装这招“海上制裁”的精髓,就是用最低成本制造最大麻烦。他们不需要占领港口,不需要击沉航母,只需要让商船不敢过红海,就能达到战略目的。这种“非对称战争”的智慧,连美国智库都不得不承认:胡塞武装正在重新定义现代海战规则。而对于全球航运业来说,这场危机可能只是个开始——当小国武装都能用无人机封锁全球航道时,传统大国的海权优势还能维持多久?
敢打,敢干!也门胡塞武装“制裁”美国了,从5月17日开始,参与运输美国原油船只,
阿智通鉴
2025-05-06 09:31:50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