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7年,于谦被杀。明英宗朱祁镇刚回到后宫,就被母亲孙太后责骂:“昏君!你竟然

诺言卿史录呀 2025-05-06 08:55:48

1457年,于谦被杀。明英宗朱祁镇刚回到后宫,就被母亲孙太后责骂:“昏君!你竟然敢杀了于谦?”朱祁镇反问:“于谦图谋不轨,有何不可杀?”这时,孙太后却突然嚎啕大哭,说:“天下人都可以动手,唯独你不能动啊!” 宫殿里的烛火被穿堂风撩得左右摇晃,朱祁镇望着母亲颤抖的双肩,心里涌起一阵烦躁:“不过是个臣子,儿臣复位平乱,杀他天经地义!”孙太后猛地抬头,脸上老泪纵横,声音里带着恨铁不成钢的悲怆:“当年瓦剌大军兵临城下,若不是于谦力排众议坚守北京,你以为还能有今日的皇位?” 这话像一记重锤砸在朱祁镇心头。恍惚间,他想起“土木堡之变”后自己被俘,瓦剌以他为要挟,直逼京城。那时满朝文武人心惶惶,有人主张南迁避祸,是于谦站出来,怒斥“提议南迁者,该杀!”他整顿残军,亲自披挂上阵,在德胜门外与瓦剌激战。城墙下硝烟蔽日,箭雨纷飞,于谦却像定海神针般死死守住城门,才保住了大明的江山。 “你被囚禁瓦剌一年,又是谁日夜操劳稳定朝局?”孙太后哽咽着,抓起案上的茶盏狠狠摔在地上,“如今你复位,不思报恩,反倒听信谗言杀功臣,让天下人怎么看你?让九泉之下的先帝怎么看你?”

朱祁镇后退半步,撞在屏风上,发出“咚”的一声闷响。他突然想起回宫那日,百姓们站在街边,眼神里满是疑惑与失望,有人小声议论:“于大人忠心耿耿,怎么会谋逆?” 原来朝堂之上,徐有贞、石亨等人撺掇他杀于谦,不过是为了铲除异己、独揽大权。而他急于立威,竟没细究“意欲迎立外藩”的罪名有多荒谬。于谦为官清廉,家中除了几箱书卷,别无余财。抄家时,锦衣卫甚至对着空荡荡的屋子发愣——这样的人,怎会有谋逆之心? “你杀了于谦,就等于亲手撕毁了大明百姓的救命恩状!”孙太后跌坐在椅子上,浑身无力,“当年北京保卫战,多少百姓是因为于谦活下来的。你这一杀,寒了天下人的心啊!”朱祁镇瘫坐在地上,冷汗浸透了后背。

他终于明白母亲为何如此痛心疾首——于谦于他,不仅是臣子,更是保住大明江山、保住他朱祁镇皇室尊严的大恩人。可如今,这份恩情被他亲手斩断,留下的,是千秋万代的骂名与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 这场因权力而起的杀戮,不仅暴露了封建王朝宫廷斗争的残酷,更让我们看到,在历史的长河中,忠奸善恶的评判,终究逃不过百姓心中的那杆秤。

于谦虽死,但他“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气节,永远刻在了史册上,而朱祁镇的这一错误决定,也成了他帝王生涯中难以磨灭的污点。

0 阅读:55
诺言卿史录呀

诺言卿史录呀

一样得事件,不一样得角度去说,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