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眉山当年的教育有多牛?这么说吧,它一年可以考中13个进士。这数字看着似乎不大,要知道旧时一次科举全国的进士总数也就300来人,这个比例相当高了。 宋朝虽然从建国开始就面临辽、金、西夏的战火,但一直没有波及西南腹地的眉山。天府之国的富庶,让这里的经济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从而教育也得到了保证。 眉山处处都有苏东坡的影子,主城叫东城区,东坡湿地、东坡印象、东坡蓝岸这样的名字比比皆是。苏家本不是眉山的,盛唐时期,他的先祖苏味道被贬为眉州刺史,眉山苏家才算是扎下了根,也为眉山带来了一个文化大家族。 苏轼正是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的。少年时的一个中秋节,他和弟弟苏辙一起来到城外的连鳌山许愿,期望有朝一日兄弟一起连中鳌头,后来果然一起高中,留下了拜连鳌山必高中的传说。
小城眉山当年的教育有多牛?这么说吧,它一年可以考中13个进士。这数字看着似乎不大
雨南玩转旅游
2025-05-05 20:18:49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