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印巴局势升级已超10天,双方依旧剑拔弩张,印度方面似乎还没有想缓和局势的意思。对于巴基斯坦提出的希望邀请中国、俄罗斯和美欧等一些国家进行中立调查恐怖袭击事件,还巴基斯坦清白,并缓和两国紧张关系。而印度方面更是直接拒绝,就是一口咬定是巴基斯坦政府支持的恐怖袭击。同时,双方还在边境地区发生零星的交火,双方互相指责。对于巴基斯坦邀请外界中立调查,更是被印度视为是一种胆怯的行为,步步紧逼,他们更是高度自信认为,以目前巴基斯坦的综合实力水平,难以抗衡印度的军事打击。
当地时间5月3日,《印度电视台》就在其网站上发表一篇题为《巴基斯坦的弹药短缺引发了对其军事战备令人担忧的质疑》的文章称,巴基斯坦的军方正面临严重的危机,由于向乌克兰和中东某些国家大量出售武器,关键弹药短缺,使其只能维持四天(96小时)的高强度战斗,彰显出印度军事实力上的高度自信。印度方面指出,这些年由于中东战事频发,以及俄乌冲突的持续,巴基斯坦为了赚取更多外汇,通过某些渠道向乌克兰和以色列等国出口了大量的武器,使得本国的武器储备不足,面临严重的火炮弹药短缺。 《印度电视台》的报道
该文章还指出,巴基斯坦大量对外出口武器弹药,在印巴局势紧张之际,严重削弱了巴基斯坦的国防能力,引发了对其持续冲突应对能力的担忧。分析人士估计,巴基斯坦的部队最多只能维持四天的高强度战斗行动,使巴基斯坦无法有效持续的应对来自印度可能发生的军事打击。
并提到,自2021年以来,虽然巴基斯坦宣称保持中立,但巴基斯坦多家兵工厂通过秘密路线向乌克兰提供了数百万发火炮弹药、火箭和小型武器弹药。仅在2023年2月至3月之间,巴基斯坦就出口了42000枚122毫米的BM-21火箭弹、60000枚155毫米榴弹炮弹药以及130000枚122毫米火箭弹。还从中赚取了3.64亿美元,巴基斯坦的武器出口额大幅度增长,带来的问题就是印巴局势突然升级,巴基斯坦的弹药储备不足。
特别是155毫米炮弹的短缺特别地削弱了巴基斯坦的炮兵部队,严重影响了诸如M109榴弹炮、SH-15车载火炮系统的持续输出能力。没有弹药,只有强大的作战平台,在战时就只是“活靶子”,在面对印度的军事打击时既脆弱又无效。并表示,尽管巴基斯坦方面在印巴边境附近建立了新的弹药库,但根据印度方面的情报显示,由于库存严重短缺,弹药储量非常有限。
不过这恐怕是印度单方面的宣传手段罢了,在给自己找台阶下。毕竟印巴双方长期处于紧绷状态,时刻都要应对可能发生的军事冲突,巴基斯坦不可能搬空武器弹药赚取外汇。也不知道印度方面对于4天的高强度战争需要消耗多少武器弹药是否有概念,也不知道评估出巴基斯坦仅有4天的武器弹药储备有何依据,难不成就靠猜测巴基斯坦对外出口弹药? 同时,巴基斯坦虽然在尖端武器上无法实现独立自主,但基本的武器弹药供给并不成问题,巴基斯坦拥有多家兵工厂都具备生产大口径榴弹炮和火箭弹的能力。
且根据早些时候外界的预估,巴基斯坦就算在不生产弹药的情况下,仅靠库存也能够支持三个月的战争,而此时印度方面却指出仅够支撑4天,这样的数据恐怕连他们自己都不相信,毕竟中东那些拖鞋军都与以色列、美国等国对抗多少年了,依旧还在持续作战,并没有说因为缺乏武器而放弃作战。对比中东那些武装组织,巴基斯坦拥有相对完善的军工生产体系,拥有足够多的武器储备,武器装备水平也高得多。
要知道,巴基斯坦地面部队现在装备有大约2500辆VT-4、MBT-2000、T-80、以及部分59式主战坦克,还有4000余门各类火炮,如AR-1型远程火箭炮(射程约150公里)、SH-15型155毫米车载加榴炮(射程52公里)及M-109自行榴弹炮,陆军武器装备规模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不可能弹药储备都没有。
而且这些武器装备的弹药本身没有太高技术含量,大部分国家都具备生产能力,巴基斯坦也具备这样的能力。除此之外,只要巴基斯坦有需求,就可以从中国和土耳其等国源源不断获得。特别是中国,中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武器弹药储量,哪怕是拿出冰山一角出口给巴基斯坦,也足以让巴基斯持续性的消耗。就像俄乌冲突,起初大家都认为俄罗斯能够以闪电战的速度迅速拿下乌克兰,而乌克兰与俄罗斯的军事差距,远比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差距要大得多,乌克兰还不是同样源源不断从外界获得武器弹药,与俄罗斯作战至今。
反观印度又何不担心自己的复杂的武器体系呢?装备的主战坦克、火炮等相当一部分都来自俄罗斯,一旦爆发冲突,印度连这些武器装备的零部件都需要从外界进口,甚至需要供应国的工程师才能完成维修维护。像S300、S400防空系统、苏30MKI、阵风战机等装备的弹药更是需要直接从外界进口,无法实现自足,高度依赖于外界,弹药储备能够打多久,自己恐怕心里都没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