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亿中国人养不起高速?8年亏空几万亿,美国高速免费却能盈利。美国的高速随便上,不收费,最后还能盈利,可中国的高速要收费,反而还亏欠,8年时间足足有有几万亿的亏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先看中国的情况。咱们的高速是典型的 “贷款修路,收费还贷” 模式。上世纪 80 年代,国家没钱,但又要快速修路,只能找银行贷款或者拉社会资本。比如,一条高速造价 100 亿,政府可能只出 30 亿资本金,剩下 70 亿全靠借。路修好后,通过收费来还钱。 可问题来了,贷款是要还利息的,而且很多中西部的高速车流量少,收的钱连利息都不够,更别说本金了,像 2016 年,全国收费公路债务余额就高达 4.85 万亿元,一年光利息就 2310 亿元,而当年通行费收入才 3916 亿元,缺口巨大。 更要命的是,这些年建设成本飙升,四车道高速平均造价从 2000 年的 3200 万元 / 公里涨到 2024 年的近亿元,中西部山区甚至超过 1.5 亿元,债务雪球越滚越大。 再看美国,人家的高速主要靠税收,尤其是燃油税。1956 年《联邦资助公路法案》规定,州际公路建设资金 90% 由联邦出,10% 由州政府出,钱主要来自燃油税、轮胎税等。比如,美国每加仑汽油征收 18.4 美分联邦税,柴油 24.4 美分,这些钱直接进公路信托基金,专门用于修路养路。 而且美国高速网络早在上世纪就建得差不多了,车流量稳定,燃油税收入足够覆盖维护成本。像加州,虽然高速免费,但每年通过提高燃油税、车辆注册费等,也能凑够养护资金。更关键的是,美国收费公路比例极低,只有 8.8%,大部分高速不收费,自然没有债务压力。 那为什么中国不能学美国呢?首先,中国高速建设晚,但发展太快。从 2000 年到 2024 年,高速里程从 1.6 万公里飙升到 17 万公里,很多路段位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车流量不足。比如,中西部某些高速每天通行车辆不到 1000 辆,收费收入连电费都不够。 其次,中国高速承担了更多社会责任,比如节假日免费通行,一年就减免 175.8 亿元,而美国高速虽然免费,但通过高燃油税间接收费,车主每加仑油的税比中国高不少。 另外,运营成本也是个大问题。中国高速收费站多,人工成本高,全国有 2 万多个收费站,每个站至少几十人,光工资支出就是天文数字,而美国高速免费,不需要大量收费设施和人员,运营成本低。 还有,中国高速的维护费用逐年增加,2016 年养护支出就达 469.2 亿元,而美国通过燃油税和市场化运营(比如广告、服务区),能有效分摊成本。 有人可能会问,那中国为什么不提高收费标准或者延长收费期限呢?其实,收费标准十几年没怎么涨,而且很多路段已经到了收费年限,但债务还没还清。 比如,山东某高速收费期满后,因为债务未清,只能继续收费,而美国的高速没有固定收费期限,只要需要维护,就可以一直通过税收筹资。 总结一下,中国高速的亏损是先天模式决定的:贷款修路、收费还贷,导致债务缠身;中西部车流量不足,收入无法覆盖成本;运营成本高,社会责任重。而美国高速靠税收支撑,没有债务压力,车流量稳定,自然能盈利。 不过,随着中国 ETC 推广、取消省界收费站等措施,未来运营成本可能会降低,但要彻底扭转亏损,还需要时间。
14亿中国人养不起高速?8年亏空几万亿,美国高速免费却能盈利。美国的高速随便上,
遥遥谈趣
2025-05-05 14:52:04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