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孙红雷面试《征服》“刘华强”一角,导演高群书问:“你一个演小保镖的,能演得了社会大哥吗?”
孙红雷尴尬一笑,一旁的石兆琪说:“别看这个演员眼睛不大,但有气场。”
孙红雷小时候,家庭条件不好,一间30平方米的房子住了7个人,一家人生活举步维艰,常常吃不饱穿不暖。
那时,仅仅靠着父亲的薪水根本不足以维持家庭的正常运转,经常向别人家借钱,而且越借越多。
孙红雷曾说:“当我看到邻居刚前脚进家,我后脚去借钱时,他们假装不在家,不开门。”
小时候的他活泼开朗,喜欢唱歌和跳舞,并且是朋友中的“人物”。直到小学四年级,孙红雷才得知母亲下班后捡废品来维持家用。
一天,他的母亲对他轻声说:“三郎,放学后你会和妈妈一起捡吗?”
“不,我会做功课。”孙红雷快速回答,不敢看妈妈的眼睛。从那以后,孙红雷变得少言寡语。
然而,有一天,孙红雷从学校回来,走到二楼的楼梯上时,他看到母亲站在走廊上,背对着他,母亲再次借钱被拒绝。他对妈妈说:
"走,妈妈,今天我陪你去捡拉圾"。
为了捡起一个漂浮在臭沟里的塑料瓶,他的母亲脱下鞋子,走进脏水中。当他在书店门口看到几张牛皮纸时,他一拿起便被老板骂。
初中时,孙红雷迷上了霹雳舞,为了去少年宫学习跳舞常常逃课。之后,他获得了黑龙江霹雳舞大赛的一等奖。
18岁时,为了挣钱养家,孙红雷选择弃学演出,可是后来霹雳舞不再流行,他的团队也不得不解散。接着,孙红雷又组成了一个“小狼队”,成为了哈尔滨娱乐界的“一哥”。
1995年,孙红雷在哈尔滨电视台的一次晚会上认识了牛振华,冯巩等明星。排练之余,牛振华对他说:“你这么喜欢演出,不去学表演可惜了。”
孙红雷听后心中泛起了波澜,于是他决定带着8000块钱去报考中戏。只可惜,当时表演系已招考完毕,只剩下音乐剧专业还在招生。
老师看到孙红雷后就对他说:“回去吧,你太胖了,不适合搞表演。”
听完这话,孙红雷开始每天围着操场跑步,不吃主食,只吃黄瓜,西红柿,一个月后他瘦了36斤,成功在700多人中脱颖而出。
1997年,毕业后的孙红雷进入了中国国家话剧院,成为一名话剧演员,还获得了梅花奖最佳男主角。
1999年,他被张艺谋相中出演了《我的父亲母亲》,但是并没有掀起多大的浪花。直到2000年,他在《永不瞑目》中饰演“建军”一角,才让人略有耳闻。
2002年,孙红雷去面试《征服》“刘华强”一角。当时,剧组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人,来试戏的几个演员没一个让导演高群书满意的。
这时饰演公安局副局长“徐国庆”的石兆琪忽然眼前一亮,没等面试的演员们出门,石兆琪就大喊一声:“那个小眼睛的演员你留一下!”
一旁的高群书看了看石兆琪,又看看孙红雷,脸上浮出一丝怀疑,但也没有直接反对,就问:“你面试档案写你演过《永不瞑目》?”
孙红雷赶紧说:“对对,我叫孙红雷,演过建军。”
高群书边笑边问:“你一个演小保镖的,能演得了大哥吗?”
孙红雷勉强挤出一丝笑容,石兆琪见状说:“别看这个演员眼睛不大,但有气场,给个机会稍加调教,绝对是个好演员。”
高群书转念一想,当初石兆琪也是个后勤治安员,因为一个机会,如今功成名就。于是,他听取了石兆琪的建议,决定让孙红雷出演“刘华强”。
果然,这个角色就是为孙红雷量身定做的,他不负众望,将“刘华强”刻画的入木三分,狠辣残忍却又有情有义,成为一代经典。
孙红雷更是因为这部剧,正式走上了人生巅峰。片酬也从1000块钱每集涨到了8万一集。
后来,孙红雷回忆拍摄这部剧时,说:“我就怕石兆琪,因为他的眼神让我不寒而栗,有时候与他对戏,会被盯的背后直冒冷汗。”
其实《征服》拍完之后,很多人不看好这部剧,因为除了江珊,这部剧没有一个顶流明星大腕,所以这部剧拍完,没有人愿意花钱买。
恰好,有个经营饭店的西安女老板,看了《征服》后,决定买下来。最后,女老板以450万买下了这部剧,高群书只赚了30万,等于白折腾一场。
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人,2003年3月,南京台播出了《征服》后,突然爆火。紧接着,又重播了一次,这部剧彻底家喻户晓。
据说,女老板把版权倒手了一次,卖出1000w的价格,直接净赚了600多万。知道后的高群书懊悔不已,只不过世上并没有后悔药。
孙红雷才是这其中最大的赢家,有时钱可以再赚,但机遇这东西却是可遇不可求的,稍纵即逝。孙红雷抓住了这个机遇,才成就了如今的自己。
有时成功不在于金钱的多少,而是当机遇来临时,你抓不抓的住。你们觉得呢?
乌龙院
简直是本色出演
db
他背后有个女人怎么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