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一个伪军牵着马来到了五顶山山头,坐在马背上的日寇楠木中将分腿下马。
这名伪军名叫常隆基,几天前,得知日军有位中将要到富锦,视察五顶山军事要塞,常隆基决定将其暗杀,然后逃离奔赴苏联,参加游击队。
被枪杀的日军中将名叫楠木实隆,是日本关东军驻伪满洲国最高军事顾问,也是陆军中将。他是日本侵华战争的主要策划者之一,曾经下令屠杀无数中国人民。
这是一起震惊中外的刺杀事件,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的一段传奇。
常隆基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展示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敢于反抗、勇于牺牲的英雄气概。
常隆基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母亲早逝,父亲患病不能劳动,常隆基从小就承担了养家糊口的责任。
他虽然只读过两年私塾,但是有着爱国之心和正义感。1939年,日本人占领了他的家乡,抢走了他家的房子。
常隆基只能和弟弟住在一间漏风的茅草房里,不久后父亲也去世了。常隆基被日本人强行拉去“当兵”,成了伪军。
乡亲们都鄙视他为“汉奸”,但其实他在日本军营里受尽了欺凌和折磨。日本人经常打骂他,有一次还让他给枪下跪。
1941年冬天,他在一个小酒馆遇到了一名地下党员,这位党员告诉他“你不仅要报你家的仇,还要报你国的仇,你现在要忍耐住,等待机会到来”。常隆基深受感动,于是决定暗中等待时机。
据说他经常背诵一首诗:“山河破碎心如死,赤血流尽志不移。国破身死何足惜,只愧今朝未报仇”。
1943年4月,日本关东军驻伪满洲国最高军事顾问、陆军中将楠木实隆要来富锦视察五顶山军事要塞。
楠木实隆是日本侵华战争的主谋之一,曾经指挥过无数次屠杀中国人民的行动。常隆基被安排给楠木实隆牵马。
前一天晚上,常隆基偷偷拿了一把手枪,并藏在马粪里。第二天,当楠木实隆刚刚下马时,常隆基突然掏出手枪,向楠木实隆开了两枪。 由于事情发生得太快,日本人都没有反应过来。
常隆基趁机骑上马就逃。他心里高兴地想:我做到了!我为中国人民报仇了!
常隆基刚逃出警戒线时,山上就传来了追捕的命令。日伪军发誓:不管怎样也要抓住他。常隆基一路上遇到了无数的困难和危险。
他不但要躲避日伪军的搜索和封锁,还要面对山路上的险境和陷阱。
他几次险些被发现或被击毙。 常隆基心里只有一个想法:活着回到中国人民的身边!
他想去苏联加入游击队,继续抗日。他听说有些伪军就这样逃跑了。 可是,命运并没有眷顾常隆基。
当他逃到松花江边时,他被一帮汉奸特务堵住了去路。这些汉奸特务是由陈丰年率领的,他们是日本人雇来的奴才和叛国者。他们认出了常隆基,就向他射击。
常隆基中了一枪,倒在地上。陈丰年走过来,想要抓住常隆基,把他交给日本人。但常隆基并没有死,他只是装死。他趁陈丰年不注意时,突然从地上起身,推开陈丰年,并夺回了手枪。
常隆基拼命地向江边跑去,但后面的子弹如雨般落下。他身上多处中弹,血染了衣服。
他快要到达江边时,又被一颗子弹打中了胸口。 常隆基摔倒在地上,感觉自己快要断气了。
但他没有后悔自己的选择。他用最后的力气大叫:“我成功了!我为中国人民报仇了!”
说完这话后,他跳进了江里,消失在水里。 常隆基就这样英勇牺牲了,但他的英雄事迹却永垂不朽。
后来,他的战友揭露了他刺杀楠木实隆的真相,并把他的遗体打捞上来,安葬在富锦县城南的一个山坡上。
当地政府为他建立了陵园,并在陵园门口立起了一块碑,上面写着“刺杀日军中将楠木实隆英雄常隆基之墓”。
每年的清明节和国庆节,都有很多人来这里瞻仰和祭奠,缅怀这位抗日英雄的功绩和精神。
常隆基的故事不仅感动了中国人民,也震撼了世界。许多国家和组织都对常隆基表示了敬意和赞美。
常隆基的事迹诠释了什么是爱国主义、什么是民族尊严、什么是英雄气概。
他给中国人民树立了一个光辉的榜样,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为国家和民族而奋斗。
他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抗日英雄之一,也是全人类最值得敬仰的英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