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05我的读书劄记 2025年5月5日,早7点24分,读书《傅斯年卷.刘梦溪序》,沙尘持续2天,也是我刘梦溪总序第2天。什么是学术,学术思想?刘梦溪曰:梁启超有“学者体之用,术者学之用”。简言学与用的问题,许多人和我等一辈子纠缠在这里。刘梦溪曰:中国学问三要素,即义理、考据、词章,学术乃诗词书法等一类技能运用,这事有点乱,思考先放这里一会儿。 关于中国文化,刘梦溪老师总结的有点意思:中国文化历经“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随唐佛学→宋明理学→清代汉学,源远流长,学术思想尤为发达成熟。尤为先秦子学最灿烂,如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争鸣,我们拥有了老子、孔子、墨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公孙龙子,他们成了中华文化传统的象征。 当历史翻到宋明理学时期,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朱熹、陆九渊、王守仁、陈亮、叶适、罗钦顺.王廷相、王安石、司马光、郑樵、沈括、李贽,将中国文化学术思想推进辉煌时期。 我以为的中国文化是《论语》、《诗经》、《道德经》、《资质通鉴》、《三字经》和阳明心学,我以为是孔子、老子等被社会培训机构、抖音等媒体平台卖课的内容,何时中国的传统文化怎么都成了民间的隐学?而且还学得七鳞八爪,道听途说,不成了入官学的东西。今天看来,中国文化2000年以来,从先秦子学到清代汉学,从老子到李贽,汩汩而来,薪火在大儒与民间手里持续传递、创新。遗憾的是中国文化在大儒与民间传递多是隔离的,我们期望一些大儒们通过抖音等新媒体渠道更多走向社会大众。
20250505我的读书劄记 2025年5月5日,早7点24分,读
恨山玩转摄影
2025-05-05 09:03:1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