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女子为了和丈夫团聚,辞掉城里的医生工作,来到了偏远的山村开小诊所。可

叨叨小科天下事 2025-05-05 02:34:09

2008年,女子为了和丈夫团聚,辞掉城里的医生工作,来到了偏远的山村开小诊所。可是诊所才刚开2 个月后,丈夫就接到调令通知要调走,女子想跟丈夫一起走,可是村民的举动惊得女子目瞪口呆。   (信息来源:2023-08-07 人民政协网——全国道德模范、“最美乡村医生”钟晶)   钟晶出生在一个世代行医的家庭,从小就对医学耳濡目染,立志成为一名医生,救死扶伤,大学医学院毕业后,她如愿进入贵阳一家大型医院工作,在这里,她遇到了未来的丈夫龙瑞见。他们因为工作相识,爱情在充满药水味的病房里慢慢萌芽,最终结为夫妻,组建了家庭。   尽管与爱妻共同构筑的家庭十分美满,龙瑞见却不得不面对异地相思之苦,他的工作区域位于贵州省黔西南州贞丰县的龙河村,这片远离城市喧嚣的土地,使得夫妻俩无法朝夕相处,只能忍受着分隔两地的困扰。 为了终结聚少离多的生活,钟晶毅然作出决定,辞去了城市的职位,迁往丈夫工作的龙河村,然而,当她初到这个偏远村落时,眼前的情景令她大为惊愕,村庄的贫困与落后程度远超她的想象,艰苦的生活环境让她一时难以适应。   村民们生病了,要翻过好几座山才能找到医生,药品也很短缺,一些本来可以治好的病,就因为拖延的时间太久而造成了无法挽回的后果。   她亲眼看到,有个年轻女人因为妇科病怀不上孩子,最后家庭也散了,还有个中年男人,为了看病,要走好几个小时的山路,这些事情,深深地触动了钟晶的心弦。 她盘算着自己存的钱,决心在村里办个小诊所。可诊所开起来之后,问题却不少,村民们对这个年轻的外来医生,总觉得不放心,心里充满了疑惑。 “这么年轻,能看病吗?”“会不会是骗子?”质疑的声音不断冒出,为了获得大家的认可,钟晶想了很多办法,她保证治不好不收钱,主动去老人家里免费看病,还在村口跟大家聊天,讲解一些简单的健康知识……慢慢地,大家开始信任这位热心的女医生了。 幸福的时光总是短暂,不久丈夫龙瑞突然接到通知,要调回城市上班,钟晶陷入了两难,是跟着丈夫离开龙河村,还是继续留在这里呢?她还在犹豫不决时,一位九十多岁的老奶奶拄着拐杖,颤巍巍地送给她一双亲手做的布鞋,这双布鞋,饱经风霜,走过难走的山路,也深深打动了钟晶的心,最终,她决定留在龙河村。   接下来的十四年,钟晶把自己的青春年华和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这片土地和这里的村民身上,她每天一大早就开始给人看病,对每位病人都很有耐心,仔仔细细地检查治疗,她为患有慢性病的老乡们建立了详细的健康记录,定期上门了解情况。   她还自己花钱买了理疗仪等医疗器械,免费给村里人用,原来诊所只有两间简陋的屋子,现在已经发展成一栋三层小楼了,里面配备了心电图仪、远程医疗系统等比较先进的医疗设备。 生活的艰辛从未使她放弃,即使要面对旱厕、自己打水洗澡等不方便的地方,她都努力适应,远离家人的日子里,她也常常思念他们,觉得自己有所亏欠,但她从未后悔来到这里,因为她找到了自己人生的意义,也得到了村民们的信任和喜爱,这份价值感让她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村民们待她像一家人一样,常常送来新鲜蔬菜、鸡蛋等食物,关心她的生活起居,让她在这个偏僻的小山村里体会到了家庭般的温暖和关爱。 钟晶的故事让很多人深受感动,因此她得到了很多荣誉,包括“最美乡村医生”、“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道德模范”等等,当下,她依旧在龙河村工作,时刻心系乡亲们的健康状况,她甚至把户口迁到了龙河村,对她来说,这里就像自己的第二个家。   钟晶坚守乡村医疗岗位十四年,用实际行动展现了医生的高尚医德,也体现了新时代乡村医生的精神面貌,她对乡村医疗事业的热爱与奉献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佩。

0 阅读:157

猜你喜欢

叨叨小科天下事

叨叨小科天下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