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发生核战,中国面对美国坚持不了1小时!”俄专家10年前提醒,中国‘东风-31-A’,是唯一有望经受住美国首次核打击的导弹,但中国这种导弹不多,而美国这种导弹有近2000枚,那么现在呢? 俄专家十年前说中国核力量扛不住美国首轮打击,现在看这判断有点过时了。当年咱们确实家底薄,东风-31A算是主力,但数量少、技术也没现在这么猛,搁那时看好像有点悬。可这十年中国军工跟开了挂似的,早不是当年的光景了。 以前靠“独苗”撑场子,现在是“全家桶”上阵。陆地上,东风-41洲际导弹射程能覆盖全球,还能带着10个分导式弹头,末端速度超过20马赫,美国现有的反导系统根本拦不住。 东风-31AG也升级了,射程到1.2万公里,分导技术加上公路机动发射车,能在山里、戈壁随便跑,隐蔽性强,生存能力大大提高,想靠首轮打击消灭咱们的核力量,门都没有。 海里更隐蔽,094型核潜艇带着巨浪-2导弹,新一代巨浪-3射程达到1.2万公里,未来配上096型核潜艇,能潜伏在太平洋深处,随时给对手来个海底突袭,这威慑力可不是当年能比的。 空中虽然现在轰-6K带着长剑-20巡航导弹能用,但更厉害的是轰-20隐身轰炸机快服役了,到时候空基核打击手段更灵活,想防都防不住。 还有个大杀器东风-17,用的乘波体设计和钱学森弹道,在大气层边缘像打水漂一样滑翔,美国的反导系统面对这种打水漂导弹完全没招,突防能力全球顶尖,这相当于咱们手里多了一把能穿透任何盾牌的矛。 而且咱们的反导系统也没闲着,2024年中段反导试验成功,虽然没公开拦截率,但美国着急升级“萨德”和“爱国者”,说明咱们的反导能力已经让他们感到压力了,攻守两端都在进步。 反观美国,核力量有点老黄瓜刷绿漆的意思。“民兵-3”导弹都服役50多年了,故障率越来越高,新的“哨兵”导弹因为成本超支和技术问题一直推迟部署。 海基的“哥伦比亚”级核潜艇服役时间从2031年拖到2034年,威慑力打了折扣。最关键的是他们成本失控,2025年核武库维护成本快9000亿美元了,而咱们坚持够用即可,用更高效的方式实现了威慑,性价比甩他们几条街。 现在中国核威慑早就不是靠单一导弹撑场面了,而是陆、海、空三位一体,加上高超音速导弹这种不对称优势,还有不断进步的反导能力,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 美国当年靠数量碾压的思路在现在技术代差面前不好使了,咱们的导弹更难被发现、更难被拦截,打击精度和生存能力都上了几个台阶。而且咱们一直坚持“不首先使用核武器”,这种防御性政策让战略威慑更有弹性,对手根本摸不准咱们的底线,反而更有威慑效果。 所以啊,俄专家十年前的担心现在看完全没必要了。中国核力量早就从“最低威慑”变成“有效威慑”,不是靠堆数量,而是靠技术突破和体系化建设,让美国知道一旦动手,咱们有足够的能力反击,甚至能突破他们的防御体系。 现在的核威慑讲究的是你打过来我能扛住,我打过去你拦不住,在这一点上,中国早就不是十年前的样子了,说咱们坚持不了1小时,这种老黄历该翻篇了。
“一旦发生核战,中国面对美国坚持不了1小时!”俄专家10年前提醒,中国‘东风-3
上梦花开
2025-05-04 23:23:3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