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迷不悟的特朗普,正凭借“军国主义”倾向,将美国拖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进入2025年,美国政府围绕预算问题的纷争愈发激烈。由于去年是选举年,国会仅通过临时预算来维持政府运转,正式预算方案至今仍悬而未决。
特朗普政府近期提交的预算提案显示:计划在未来一年削减1630亿美元的联邦开支,重点针对教育、医疗、科研以及住房等关乎民生的项目,与此同时,大幅增加国防和边境安全领域的预算。
依据白宫管理和预算办公室(OMB)的文件内容,国土安全部的支出计划提升近65%,意图加强移民管控;而“非国防可自由支配支出”则削减23%,降至2017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具体调整措施包括:美国国务院预算减少500亿美元,国际开发署直接被裁撤;住房与发展部的资金缩减近50%,联邦执法机构的经费也相应下调。
这份预算方案紧密围绕特朗普的核心政策展开,即严格管控边境、精简政府架构、优先发展军备。然而,该方案一经推出,便迅速引发了共和党内部分歧与社会舆论的强烈反弹。共和党参议员苏珊·柯林斯公开表达反对意见,批评该方案“细节缺失、方向错误”,尤其对方案可能给低收入家庭带来的负面影响深感忧虑。
实际上,这份提案仅仅是白宫为与国会共和党拨款委员会进行谈判而拟定的基础框架,其背后是特朗普必须兑现的“十年减税4万亿”承诺。
为了弥补由此产生的财政缺口,只能选择削减社会福利支出。但问题在于,这一举措引发了选民的强烈不满,抗议活动接连不断,也让共和党议员陷入两难境地:支持总统的决定,就意味着可能得罪自己选区的选民。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特朗普一方面高呼“依靠关税增加收入”,另一方面却大力推动削减政府支出。但实际情况是,过去关税收入始终不稳定,且大多被用于补贴相关损失,根本无法替代正规的财政收入来源。如今采取这样的强硬削减措施,无异于拆东墙补西墙。
这场预算之争充分暴露了美国内政的困境:减税、增加支出、降低财政赤字这三个目标难以同时实现。而特朗普的“忠实支持者”们,正被迫在充满风险的道路上艰难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