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共和 ║完结打卡║
✅1.自1840年以来,西方的资本主义大国用其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主权的沦丧,国土的沦丧,古老的中国在被迫沉沦中逐步被卷入到资本主义世界潮流中去,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民族的阵痛。面对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面对中国数千年未有之变局,各阶级各仁人志士皆前仆后继奔走呼号,各形各色的救国方案应运而生。从地主阶级抵抗派林则徐魏源等人的开眼看世界方案,到农民阶级洪秀全的绝对平均主义的太平天国方案,再到地主阶级洋务派李鸿章张之洞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自强求富方案,再到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的君主立宪方案,再到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的民主共和方案,再到资产阶级激进派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的民主科学三提倡三反对方案。然而在半殖半封的旧中国背景下,这些方案在推动中国近代化的同时,也均已失败而告终。历史证明了,地主,农民,资产阶级均不能完成救亡图存的任务,无法带领我们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无法实现民族独立国家解放的目标。
1917年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伟大的无产阶级高举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旗帜,在五四运动中以独立的姿态登上了政治舞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中国也由此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阶段。1921年的红船一会,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诞生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从此在中国由党带领人民在马列主义思想的引领下,和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开展了救亡图存运动。进行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国民革命运动,掀起了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北伐战争。大革命失败后进军农村,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型革命道路,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一步具象化——工农武装割据。伴随着日本侵华不断加剧,中日矛盾上升为中华社会的主要矛盾,面对实局的艰难,国共两党再次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伟大的中国开启了凤凰涅槃的征程,抗战的胜利也是中华民族也由衰败走向复兴的转折点。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坚决实行独裁专制,发动全面内战,中国共产党领导了人民解放战争,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民族解放国家独立。
🌸
✅2.本剧从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一直拍到了张勋复辟,结局处的孙中山的个人独白也隐性的拍出了之后孙中山的护法运动(护法运动的失败,也标志着资产阶级所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最终在中国以失败而告终)。整部剧基调还是很悲凉的,代入近代中国艰难又缓慢的近代化(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中看得特别让人感到沉重。网上查询了一下这部剧下架的原因,说是洗白李鸿章慈禧等人。看完后其实再看现在的教材,对李鸿章签订的一系列条约已经有所淡化,几乎不过多谈及,更多的是从他搞的洋务运动推动中国近代化历程这个角度进行书写。站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不管哪个阶级,对他们的评价都不要脱离当时的时空背景下进行,他们无法脱离自己的阶级属性,无法脱离那个时代的社会背景。从民族发展角度来看,有一次去听课,那个老师也把他们的救国方案归在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早期探索和尝试里,不管结果如何,用发展的眼光来看,较之前面的时代,他们无疑是进步的。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华民族的劫难史,也是中华民族的探索史复兴史,中华民族在一百多年的挨打阵痛中清醒,探索,崛起。资产阶级的共和道路失败了,可是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之后的民族复兴是成功的。
🌸
✅3.古早剧制作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后期音效不到高潮剧情时就很少加入bgm,但是我在观剧时完全不会觉得有任何不适之处(我们的古偶仙侠出现大面积bgm空档我都会给它打差评),而且没有bgm之时,场景音效都是鸟鸣声虫鸣声,以及人物行为动作(走路,拿东西等)的撞击声,这种音效在没有bgm的剧情中显得特别清脆悦耳,且不会喧宾夺主,非常适宜地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修饰作用。古早剧都是演员或者是配音演员后期进行配音,从台词到音色到剧情场景音效都是清脆的,没有任何杂音对观剧时的我产生干扰。
……
未完待续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
[心][心]
┈┈┈┈┈┈┈┈┈┈
剧情梗概:光辉的英雄和伟大的人物层出不穷,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罕见的英雄年代。民族精英们不屈不挠地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既有奋不顾身的探索精神,又开创了民主探讨方式的先河。
王冰x吕中x孙淳
马少骅x李光洁x杨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