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宗昌想枪毙一个逃兵,写手令时“毙”字不会写,就想改成打200军棍。但棍字也不好

非正常历史研究室 2025-05-03 21:44:20

张宗昌想枪毙一个逃兵,写手令时“毙”字不会写,就想改成打200军棍。但棍字也不好写,张宗昌笑了:“要不还是发慈悲,把你放了吧。”逃兵也没想到,因为张宗昌是文盲,自己捡了一条命。 要说他是文盲也不尽然,他上过私塾,就是没好好学习,认得字没几个,后来又从了军,军中大老粗多,身边都是没什么学问的人,自然对学习不上心。 张宗昌对自己的文化水平有着清晰的认识,看到其他文化人常感叹自己在文化上有所亏欠,因此他对待子女的教育很严格,请来名师教导,得益于他给子女打下的坚实基础,后代的文化都挺不错。 山东曾出个状元叫王寿彭,张宗昌坐镇济南的时候,对教育挺上心想找个文化人来当教育厅厅长,挑来挑去没个合心意的,总觉得哪哪不足,于是就有人推荐这位王状元。 张宗昌听到状元两字就满意的不得了,在他心里状元郎可是文曲星下凡,了不得的人物,教管教育的就该这样的人来当,请了三次才把人请过来,叮嘱让他好好干,要让山东的大小伙子们都好好读书上学,尊孔读经是最主要的,他没上过什么学就知道孔圣人人人尊重,尊孔准没错。 张宗昌不光让其他人学习,自己同样要学,四书五经是学不下去的,就是没事爱做点小诗,彰显自己的文采,因此他特意拜了王寿彭为师学习作诗,王状元教了段时间后只能摇头叹气,想感叹朽木不可雕也。 张宗昌倒是对自己的学习很满意,看见打雷要作诗,游览泰山要作诗,看天不下雨要作诗威胁龙王,就没有他写不出来的,用词之低俗让人不忍看,不少还带着脏字,偏偏他做的诗都流了下来,还出版了诗集,每首诗读起来都让人忍俊不禁。 张宗昌在历史上争议颇多,但留下来的趣事同样挺多,小混混出身的他能屈能伸,做出的事总出乎他人意料。 有次郭松龄和他产生争执,觉得他治理的军队太不像话,没纪律没素质不说,还种植鸦片来挣钱实在是不像话,哪里有个军队的样子,太丢奉系的脸了。 对着张宗昌就大骂了一顿,骂的停不下来,指名道姓的问候了他的母亲,寻常人被这样骂早就生气了,要和对方对着骂。 谁知他立马跪在地上,不害臊的喊了声爹,郭松龄吓得话都说不出来,看着地上年纪比自己还大的人不要脸的喊他爹,脸变得通红,想说的话都说不出来,只好把人给扶起来,这事就算过去了。 后来有人问张宗昌是不是真认人家当爹了,他摆着手,厚着脸皮说就叫了声爹又能咋滴,他又不可能真成了,这样的老油条难怪郭松龄拿他没办法。 但这一声爹拉近了两人的关系,张宗昌顺着杆子往上爬,可着劲的和郭松龄套近乎,他拉得下脸皮和人家相处,很快两人就成好的能穿一条裤子的兄弟。 郭松龄在张作霖面前的地位可比他高,有了这么个好兄弟在前面帮自己,犯错都有人求情,他之后的路愈发顺坦,哪怕出了差错都有人拼命帮他开脱。 张宗昌本人就是个不正经的,手下的人同样如此,有个叫吴家元的人靠着一手绝妙的牌技,每次都在牌桌上给他放水,打得张宗昌舒坦极了,一高兴就赏了个官当当,还是个盐务局长的肥差,让那人从中贪了不少的油水,由此可以看出他治理的松散。 就连打仗,他都要耍小聪明,他带的兵纪律最乱,平日里训练也少却总能打胜仗,让外人惊奇不已,了解后才发现原来靠的是一群白俄兵撑场子。 原来他发现很多士兵都害怕和外国人对战,一见到外国人心理上就先弱三分,于是趁着俄国内战,不少人流落到东北后,就把他们都召集起来好吃好喝的伺候着,上战场的时候让他们打头阵。 白俄士兵觉得他是个好心的,打起仗来非常卖力,气势汹汹的模样吓得其他军阀的士兵都落荒而逃,用心理战术来打仗确实有几分头脑,让张作霖对他愈发宠爱。 参考来源: 《民国佚事:风云人物的别样人生》 “狗肉将军”张宗昌的趣事

0 阅读:57

猜你喜欢

非正常历史研究室

非正常历史研究室

深入浅出,从另一个角度看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