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说跪 跪,在元以前是祭祀形式的一种,俗话说的跪天跪地跪祖先。 跪天,那是

孟优与趣事 2025-05-03 20:42:55

(原创)说跪 跪,在元以前是祭祀形式的一种,俗话说的跪天跪地跪祖先。 跪天,那是祈求天能风调雨顺,这样人间就能少些灾难;跪地,是要大地能给人们实现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以保障人们能维持生活;跪父母,是因为父母给了你生命,若既生又养,那恩情就大于天,大于地。 至于其他,就没有什么跪的必要了。 君臣之间,师生之间,相互都是席地而坐,探讨研究大事或传授知识,若有不同思想,也能彼此推心置腹,摆事实讲道理,王权不霸道,师严也讲理。 后来有了高凳,大家也是坐而论事。 直至宋朝开始,宋太祖赵匡胤为了显示皇权,上朝议事,将诸大臣座位撤除,全朝上下,只有皇帝有座,其他大臣、武将只能站着议事。 好似这样,这皇帝的派和帅才能得以显现。 民跪官,下跪上是元朝才正式实施的。元朝开国皇帝元世祖忽必烈夺得汉人江山后,为彰显外来势力的凶猛,其实其内心也属于是惶惶不安,强令天下拜见皇帝须行跪拜礼,同时要求民见官,下级官见上级官都需跪拜。 一站一跪或一座一跪,这样一来,上下身份立显,高低立见,人格的不平等就此体现。 且看电影、电视剧中,凡是高高在上都是这样问话:下跪何人?因此跪者都为下。 有下就有上,下的人在心理上先输了一手,若这是在打官司,未开庭就先输了半头。 明朝尽管也是汉人统治,但由于是乞丐做了皇帝,内心自卑又不强大,怕被人瞧不起,只能沿用外来势力老花样,以确保皇权稳固,且这跪拜之形式被固化并强化。 清朝也是外来势力夺得中华,其既不文明又缺文化,完全凭铁蹄践踏,这跪成了统治的手段之一,弄得凡事都要跪,不跪就办不成事。 以至于外国使节来华,也想要人家跪拜,无奈洋人不吃这一套,搞得经办人鸡头晕,只得谎说外国人没有膝盖骨,腿都是直的,就此一句,给自说自话的清廷埋下了祸根。 诚然,这也是当权者自认为是天朝大国,以为人家都是蛮夷之都,来访皆为万国来朝,自认为是世界老大了。 清朝的灭亡与当时统治者的又坏又蠢不无关系。不过这样的统治也是越早完蛋越好。 随着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先生那: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庄严宣告,中国民众才算真正意义上站了起来。 阶级消除了,人与人之间的人格平等关系建立了,办事维权再也不需要下跪了,让人真正有了平视这社会的感觉。 然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这跪的丑习陋习又在有些场合流行了起来,这种陋习当根除。 中国文字意味深长,且看这“跪”,跪得久了,这足就危了。 站直了!别跪下,堂堂正正地做人!

0 阅读:1
孟优与趣事

孟优与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