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民众90%反感中国人,但照样很多人去日本旅游,而且每年给日本贡献上万亿的消费

阿离言娱乐说 2025-05-03 12:35:22

日本民众90%反感中国人,但照样很多人去日本旅游,而且每年给日本贡献上万亿的消费!这背后是为何? 日本驻华大使垂秀夫援引民调称,日本民众对中国的负面评价高达90.9%,但中国游客赴日热度不减,每年贡献超万亿日元消费。 东京、大阪的奢侈品店被中国游客“一扫而空”,乡村景点也挤满中文声。 日本政府视其为提振经济的关键,但普通民众却因物价飙升、生活空间被挤占而怨声载道,京都寺庙游客量远超本地参拜者,地铁拥挤程度堪比北京早高峰。 这种“一边骂一边赚”的矛盾现象,折射出中日关系的复杂现实。 中国游客赴日的首要驱动力是‌经济理性‌。日元汇率跌至30年低位,奢侈品、化妆品等商品相当于打六折,价差甚至超过欧美市场。 其次是‌体验优势‌,三小时航程、宽松签证政策降低出行门槛;街道洁净、服务极致化满足中产阶层对“精致旅行”的想象,即便知道部分日本人暗藏反感,游客仍会被鞠躬90度的职业化服务打动。 更微妙的是文化亲近感,汉字标识、茶道和服等“中国元素复刻版”带来熟悉又新鲜的体验。 但是东京居酒屋悬挂“中国人禁止入内”标牌,将服务纠纷上升为群体歧视。这种情绪被媒体放大后,演变为“讨厌中国”的集体潜意识。 讽刺的是,双方都无法摆脱利益捆绑。日本老龄化社会依赖中国消费填补内需缺口,百货店30%营收来自中国游客。 中国中产阶层也难以放弃“高性价比精致生活”的符号价值,赴日旅行已成社交资本,朋友圈定位银座、打卡怀石料理彰显阶层身份。 这种矛盾共生恰如现代商业社会的缩影:游客用消费购买体验,民众用忍耐换取生计,历史纠葛在现实利益前暂居次席。或许正如大阪一位民宿老板的无奈坦言:“我们讨厌拥挤,但更害怕空房”。

0 阅读:54

猜你喜欢

阿离言娱乐说

阿离言娱乐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