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书上记载,有一个地主,富甲一方,家里仅粮食就囤积了千余石。 在中国古代的一个小村庄里,有个大地主叫李富贵,家里富得流油,光粮食就攒了千余石。这数字听起来吓人,要知道,一石粮食在古代大概能养活一家人好几个月,千石搁哪儿都是天文数字。他的财富不是天上掉下来的,祖辈攒下的底子厚实。爷爷开荒种地,父亲做生意开了好几家铺子,到了李富贵手里,他管得精明,把家业越做越大。五十来岁的人,身板硬朗,眼神尖锐,穿着绸缎衣服,腰上挂块玉佩,走路都带风。 他家宅子盖在村中央,高墙大院,气派得很。家里有三个老婆,大老婆管家,二老婆漂亮,三老婆有点文化,还有四个儿子两个闺女,日子过得齐整。李富贵不瞎花钱,家里规矩多,对下人佃农要求严,但不缺公平。逢年过节,他也捐点钱修个庙啥的,村里人敬他几分,也怕他几分。可到了灾年,他那舍不得散粮的毛病一露出来,村里人就开始嘀咕,这人咋这么抠门呢? 有一年,村子碰上大旱,地都裂了缝,庄稼全完了,村民饿得前胸贴后背。小孩没吃的哭,老人躺着等死,壮年人找食儿也没辙。眼瞅着活不下去了,大家伙儿想起了李富贵家的千石粮食,拖家带口跑到他门口求救。他躲门里偷看,心里挺不是滋味,可粮食是命根子,他怕散出去自家不够用,更怕开了头就收不住。琢磨半天,他咬牙拒绝了,说粮食不多,得留给自己家。村民碰了钉子,灰溜溜走了,心里憋着火。 这事儿没完,背地里有人合计开了。有说抢粮食的,有说烧他粮仓的,饿急眼了啥都干得出来。人心一乱,第二天真有人准备动手。可就在这节骨眼上,村里传出个怪消息——李富贵改主意了,要平价卖粮。天刚亮,他家门口贴出告示,说粮食拿出来救急,每家限买一石,没钱的还能赊账。村民半信半疑跑去看,果真见下人忙着称粮卖粮,一天不到,千石粮食全散出去了。扛着粮食回家的人心里踏实了,抢粮烧仓的念头自然没了。 这事听着简单,可背后有猫腻。卖粮那天,李富贵根本不在场,真干这事的是个老狐仙变的。这狐仙在他家老宅住了好些年,算报恩,偷偷替他散了粮,把他弄到一间破屋睡了两天。他啥也不知道,醒来才发现身边有张纸条,上头写着劝他散财挡灾的话。这才明白,粮食散出去不是他心甘情愿,是狐仙救了他一把。不然,村民真动手,他家财再多也保不住。 粮食散了,李富贵没露面,村民第二天上门谢他才发现人不见了。后来在破屋里找到他,他睡得死沉,醒来啥也记不清。看了纸条,他心里有点数,从此性子变了些。灾年再来,他不光减佃农的租子,还捐粮修路,村里人日子好过点。他没大富大贵下去,可也没倒霉,平平稳稳活到老。死后,村里人念他那次散粮的好,葬礼办得挺隆重,说他是有福的。
淮海与周边省份
【1评论】
流云
一石是十斗,一斗十升。古人说,日啖三升,夜眠八尺,是一个成年人的量。一家人吃几个月怎么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