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一位美军少将指挥美空军轰炸,这场轰炸几乎让首都东京沦为“死城”,然

霞光破雾法无边 2025-05-02 16:48:04

1945 年,一位美军少将指挥美空军轰炸,这场轰炸几乎让首都东京沦为“死城”,然而,他却遗憾称:“杀日本人没有使我不安,真正让我不安的是,东京已无轰炸价值。” 1945年春,太平洋战场上的美军已经扭转了战局,但随着大规模登陆作战的临近,一位叼着雪茄、目光锐利的军官正在关岛基地的作战室内审视着东京的地图。柯蒂斯·李梅少将皱着眉头,思考着如何打破僵局。 "三个月了,我们投下的炸弹数以吨计,但东京依然屹立不倒,"李梅对参谋人员说,"必须改变思路。"在李梅被调往太平洋战区之前,他已在欧洲战场创下了赫赫战功。1942年,他亲自组建了305轰炸机大队,驾驶B-17深入纳粹德国腹地进行轰炸,还曾创下单机击落5架敌机的纪录。如今,这位轰炸专家面临着更为棘手的难题。 当李梅接手太平洋战区的空中打击任务时,美军已经夺取了硫磺岛和关岛等太平洋岛屿,为轰炸日本本土创造了条件。关岛距东京仅2558公里,B-29轰炸机只需7个半小时就能飞抵目标上空。但东京严密的防空网让美军的轰炸效果大打折扣。 "给我东京的建筑资料,"李梅命令道。当资料送到他手中时,他敏锐地发现了一个关键信息:东京虽然是大都市,却有大量木质建筑,混凝土结构相对稀少。 "燃烧弹,"李梅轻声自语,眼神中闪烁着计划成形的光芒,"我们需要的是燃烧弹,而不是普通炸弹。" 美军研发的燃烧弹中含有镁、汽油和铝热剂等多种易燃物质,即使只沾上一点火星,也会持续燃烧直至可燃物燃尽。这种武器原本是为攻击地下坑道中的日军而设计,但用来对付东京的木质建筑,效果必然远超常规炸弹。 "长官,那防空火力怎么办?"一位年轻的飞行员问道。 "拆除所有多余配件,包括自卫机炮,"李梅的回答令在场军官惊讶,"把全部载重用来装填弹药。我要每架B-29至少携带6吨燃烧弹。" 当被问及如何在东京严密的防空网下保护轰炸机时,李梅展露出胸有成竹的微笑:"我们在夜间行动。夜间投放燃烧弹不需要白天精确轰炸的精度,只要投在大致区域内就能达成效果。而且,地面上燃起的大火会让日本防空炮手无暇顾及我们,他们会自身难保。" 1945年初春,李梅的团队开始重新规划轰炸东京的方案。他们详细研究了东京各区域的布局,确定了最佳的投弹地点和路线。当其他指挥官还在犹豫这一激进计划的可行性时,李梅已经下定决心进行这场被后世称为"李梅火攻"的军事行动。 1945年3月9日,太平洋上空,云层中穿梭着数百架庞大的身影。从马里亚纳群岛的关岛、天宁岛和塞班岛起飞的近600架B-29轰炸机,正向着日本本土飞去。这些被称为"空中堡垒"的钢铁巨兽,翼展近37米,每架携带了6至8吨的燃烧弹,它们的目标只有一个——东京。 当轰炸机群抵达硫磺岛上空时,一支P-51战斗机中队加入护航。随着距离日本越来越近,日军的拦截机开始出现。虽然当时美军飞机性能远超日本战机,但日本飞行员采取了自杀式攻击策略。一架日军战机突破防线,企图偷袭轰炸机群,却被B-29的尾炮手一阵密集扫射击落。 经过7个半小时的飞行,富士山的轮廓出现在视野中,轰炸机群为躲避日军防空炮火,将飞行高度再次提升。当夜幕笼罩东京时,轰炸开始了。 超过2000吨的燃烧弹如雨点般倾泻而下,李梅的预判完全正确——东京的木质建筑在燃烧弹面前如同火柴盒。短短几分钟内,整个城市被黑烟笼罩,熊熊烈火在黑暗中舞动。这场空袭持续了两个多小时,燃起的大火整整燃烧了一天一夜。 根据战后统计,这次轰炸造成约8.4万日本人死亡,10万人重伤,100万人无家可归。东京约41平方公里的区域化为灰烬,占城市面积的四分之一。 然而,李梅的轰炸计划远未结束。在第一次"火攻"东京后不到30小时,美军又派出317架B-29轰炸机夜袭名古屋。3月13日,日本第二大城市大阪也遭到300架轰炸机的打击。3月16日,船舶制造中心神户县成为下一个目标。在接下来的三个月里,日本各大中小城市轮番遭受轰炸。 5月,美军再次对东京发动大规模空袭,又有56平方公里的建筑被夷为平地。据日方战后统计,李梅指挥的两次东京轰炸,造成的破坏力已超过后来投向日本的两枚原子弹,总计约有50万日本人在这场"火攻"中丧生。 1945年8月,当两颗原子弹先后落在广岛和长崎后,日本终于在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战争结束了,但战争记忆却长存人心。 多年后,当李梅出席一场国际会议时,一位日本记者站起来,尖锐地提问:"你是否会因为在战争中亲手杀害了众多生命感到忏悔?"

0 阅读:63

评论列表

飞叶侠

飞叶侠

2
2025-05-02 19:06

日本武器零配件加工分散到民居中,难以集中歼灭。夜间有风高空临空轰炸难度大,军国主义洗脑的日本人多不是无辜的。

猜你喜欢

霞光破雾法无边

霞光破雾法无边

超级酷 仅三天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