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突然开闸放水,巴国发“洪灾预警”,首府或被淹,印度网民:淹得好。 据多家外

冷紫葉诉说天下事 2025-05-02 16:42:05

印度突然开闸放水,巴国发“洪灾预警”,首府或被淹,印度网民:淹得好。 据多家外媒报道,26日,在没有任何预警的前提下,印度突然在克什米尔地区的杰赫勒姆河上游开闸放水。 并且,印度此次泄洪的规模远超常规——每秒4500立方米的流量是正常时期的3倍,相当于同时打开1000个消防栓持续喷水。 更耐人寻味的是,卫星影像显示,印度在泄洪前48小时秘密排空了曼格拉克水库,蓄意制造泄洪空间。 这种“关闸蓄水-突然泄洪”的组合拳,被巴方水利专家形容为“用洪水当导弹实施精确打击”。 这并非印度首次使用此类手段。2024年孟加拉国遭遇34年来最严重洪灾时,印度就曾故伎重演,导致560万人受灾。 而这次针对巴基斯坦的行动,更带有明显的政治意图:4月22日克什米尔恐袭事件后,印度23日单方面暂停履行《印度河河水条约》,关闭上游4座水闸切断巴方80%供水。 在制造人为干旱4天后,又突然泄洪形成“旱涝双杀”,这种将水资源武器化的战术,已被国际观察家视为新型混合战争模式。 1960年签署的《印度河河水条约》曾被视为印巴关系的“最后一道防线”。根据条约,印度控制东部三条河流,巴基斯坦则依赖西部三条河流(包括杰赫勒姆河)。 尽管历经三次印巴战争,双方始终遵守条约,但此次印度以“反恐”为由单方面毁约,彻底打破了这一平衡。 条约规定超量泄洪需提前72小时通报,但印度此次完全无视这一条款。更讽刺的是,印度外交部在解释泄洪原因时,竟同时抛出“水库例行维护”和“应对极端天气”两种矛盾说法。 这种“双重标准”让国际社会大跌眼镜——就在同一时期,印度却指责中国在雅鲁藏布江建坝“威胁下游安全”。 洪水如脱缰野马冲向下游,巴基斯坦旁遮普省马格拉地区水位3小时暴涨7.2米,超过50个村庄被淹。 信德省库尔吉运河决堤形成的洪峰,正以每小时12公里的速度向南推进,首府伊斯兰堡已发布“中度洪灾”预警。 更严峻的是,洪水冲毁了海德拉巴地区3座净水厂,200万人面临饮用水危机,已有37人因饮用污染水感染霍乱入院。 面对危机,巴基斯坦迅速启动三级应急响应:一方面紧急协调中巴经济走廊的疏浚设备开展救灾,另一方面向国际法院提交诉讼,要求追究印度违反《国际水道非航行使用法》的责任。 军事层面,巴方已在边境部署“巴布尔”巡航导弹,并暗示可能降低核武器使用门槛。这种“以战止战”的威慑,迫使印度在后续行动中有所顾忌。 印度网民在社交媒体上的幸灾乐祸,很快被现实打脸。由于杰赫勒姆河下游也流经印度北部查谟地区,洪水导致该地区5万居民紧急疏散,道路被冲毁、农田泡水的画面在网上疯传。这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操作,暴露出印度水资源博弈的双刃剑效应。 更严重的是,印度此举正在透支战略信用。《印度河条约》维持了65年,连战争时期都未中断,如今单方面毁约让国际社会质疑其契约精神。 世界银行作为条约担保方已介入调解,但印度拒绝谈判的态度可能招致更多制裁。 更讽刺的是,印度河源头位于中国西藏,如果哪天中国在上游建水坝,印度恐怕连抗议的底气都没有。 这场危机折射出全球水安全的严峻现实。根据联合国数据,全球263条跨国河流中,有40%面临严重争端。 印度的做法正在开创危险先例——尼泊尔、孟加拉等下游国已开始担忧自己可能成为下一个受害者。 气候变化加剧了这种矛盾。杰赫勒姆河流域近20年平均流量下降19%,而印度在河流上游已修建58座水库,对下游水资源形成绝对控制。当水资源成为稀缺资源,任何政治博弈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最受伤的永远是普通民众。巴基斯坦农民站在被淹没的麦田里欲哭无泪,印度北部灾民在社交媒体上求助,这些画面都在提醒:当水资源沦为政治工具,最终买单的是无辜的生命。 信息来源:环球网 印度宣布“掐断”巴基斯坦水源,对两国意味着什么?

0 阅读:0
冷紫葉诉说天下事

冷紫葉诉说天下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