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是为谁而量身定做的?
看着这位协和女博士晒出自己的履历,让人不由自主的替她心疼。如果不是因为董小姐,她何苦“自证清白”?估计以后协和医院的博士们再给病人看病的时候,都要声明自己是如假包换的“5+3+3”,而非和董小姐一样的“4+4”,才会取得病人的信任了!
什么是“4+4”?关于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普通人家的孩子想成为一名协和医学博士,首先要在高考中取得700分左右的成绩,然后读5年医学本科、3年医学硕士、3年医学博士。而“4+4”就可以省略或者说“完美的避开”这其中的某些阶段!
以董小姐为例,她2015-2019年就读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巴纳德女子学院经济学专业,该学院被认为含金量不高。后来,董小姐通过协和医学院的4 + 4项目获得临床医学博士学位。
也就是说,一个参加过高考,成绩稀松平常的学生,甚至一个不敢参加高考,跑到国外普通大学镀金的学生,在经过如此操作之后,和上面这位高考700分的协和女博士平起平坐了,还比她早工作三年!
最重要的是,“4+4”中的第一个4可以完全与医学无关,只有第二个4才是学习医学!这样培养出来的博士只能说是“天才”了。连见多识广的张雪峰都无可奈何的评价:跨度如此之大我是没见过!
由此,我们不禁要问,设立“4+4”的初衷真的是为国家培养那些“对医学具有强烈兴趣,本科阶段却没有选择学医”的人才吗?这种说法的本身就是值得商榷和自相矛盾的!而王辰院士口中所说的,“4+4选拔的是最优秀最具有悲悯之心的人”和“这批孩子将来是中国医学界的梦之队”?在了解了他们的来历之后,让人唯一的感觉就是浑身上下不寒而栗!
据说,“4+4”的竞争非常激烈,我们非常非常好奇 都是哪些人在“竞争”?对此,张雪峰说的很直白“想读4+4,你们家有那个能力吗?”。其实,这句话就是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