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病要请25年?”黑龙江佳木斯,一女教师请了25年病假,期间读了在职研,可领了3年工资后,学校回应请病假工资停发,2020年去办理退休手续时,女教师发现自己的编制没了。女教师大怒,将教育局告上了法庭,要求补发90万工资、恢复教师编制、按照在岗公办教师办理退休! “凭什么说抹除就抹除,必须满足我三个要求:补发90万工资、恢复教师编制、按照在岗公办教师办理退休。”姚志荣的话引起了无数网友的热议... 1983年,21岁的姚志荣刚刚从齐齐哈尔师范学院毕业,带着青春的朝气与对未来的憧憬,踏上了前往佳木斯的列车。 她即将成为佳木斯第十二中学的一名正式教师,这在当时的东北小城,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铁饭碗”。 那个年代,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工作分配制度还很完善,师范毕业生大多包分配,尤其像姚志荣这样成绩优异、专业扎实的学生,更是被学校“抢着要”。 她所被分配的第十二中学,是当地口碑极好的重点中学,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质量优异,家长们争相把孩子送进去。 刚到学校那天,姚志荣穿着一身剪裁得体的蓝色布裙,脚上是一双擦得锃亮的黑皮鞋,整个人干净利落、朝气蓬勃。 校长亲自接待了她,对她说:“年轻人肯吃苦、有文化,我们学校正需要你这样的人才。”老教师们也纷纷表示欢迎,带着她熟悉校园,教她如何备课、如何与学生沟通。 很快,她便适应了教学节奏,并在一年之内成长为备受学生喜爱的青年教师。 当时教师的社会地位很高,工资虽然不算很高,但稳定而体面,节假日有人送月饼、送水果,逢年过节学生家长也总是客气有加。姚志荣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受到一种扎根的安心感。 她认真钻研教学方法,每天备课到深夜,对学生一视同仁,既严格又有耐心。 1997年,姚志荣的人生轨迹突然被一场突如其来的重病打乱了。 那年冬天,她在一次晨跑后感到胸闷气短,起初以为是劳累过度,可症状却逐渐加重,连讲课时都常常感到头晕心悸。几番检查后,她被诊断出患有一种罕见的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必须前往北京的大医院接受长期系统治疗。那一刻,她的人生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 姚志荣只得向学校请了长病假,告别了熟悉的讲台和她挚爱的学生,带着几套换洗的衣物和一摞厚厚的病历本,只身一人踏上前往北京的列车。她住进了北京一家三甲医院,开始了漫长而反复的治疗过程。起初,病情还算稳定,她用积蓄租住在医院附近的一间小房,靠着每月稳定发放的工资支撑生活和医疗开销。 这段日子虽艰难,但姚志荣并未荒废人生。 她一边看病,一边报读了在职研究生课程,她的日子虽然远离了正常轨道,却过得踏实而充实。 到了2002年,一件令她措手不及的事发生了。 某天,她像往常一样去银行取工资,却发现账户里空空如也。 她一开始以为是系统出错,赶紧联系学校财务室,却被告知:“因为你请的是病假,而且已经太久,按规定不能再发工资了。” 这番话像一桶冰水从头泼下,让她一时怔住了。 过去几年里,她从未被正式告知停薪,也没有收到任何书面通知,如今工资骤停,让她一下子陷入了经济困境。 尽管如此,姚志荣当时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焦虑或恐慌。 在她看来,只要公职身份还在,未来就还有希望。 这些年里,姚志荣始终没有再回过学校。 直到2020年,眼看即将步入退休年龄,她满心欢喜地准备前往办理退休手续,结果却遭遇了一个晴天霹雳般的消息——她的名字,根本不在单位的人事编制名单里,无法办理退休手续。 原来,在她“缺席”的这些年中,她原本任教的第十二中学早已与其他学校合并为第二十中学,而在新单位的职工档案中,却完全找不到她的任何信息。 最令她难以接受的是,教育局方面明确表示:早在2004年他们接手原第十二中学管理时,档案材料中就没有姚志荣的资料。这个消息让她如坠冰窟。 她终于意识到,这二十多年里,自己并不是“暂时离岗”的教师,而早已被无声地“清除”出了体制。 姚志荣始终坚持,自己只是因为疾病申请了长期病假,从未主动放弃岗位,更未收到任何辞退或除名通知。她认为,单位和教育局无视她的实际情况,擅自将她排除在编制之外,是对她合法权益的严重侵犯。 为此,她下定决心走上维权之路。 她决定向教育局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恢复自己的教师身份、补发从2001年至2022年间的全部工资,总金额达到90万元,并希望按正式在职教师的标准办理退休手续。 她的诉求坚定而明确:她不是自动离岗,更没有失职,她只不过是生病了。 现实依旧残酷。 法院最终裁定,此案不属于行政诉讼受理的范围,因此驳回了她的起诉。 这场官司还没开始,就被迫按下了暂停键。 姚志荣的经历在网上引起很大争议。 网友也表示编制不是镀金身,25年病假,作为一个普通公民,都不好意思说。 (信息来源:长江云说法)
留学圈估计都要惊了!教育部这波操作太刚了!真的大快人心!4月28日学历认证审
【10评论】【2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