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海,一女子月薪16000元,觉得丈夫收入不如自己,于是和丈夫约定婚后实行AA制。丈夫虽然不愿意,但最后只能同意,还和妻子签了协议。没曾想,妻子生下孩子后发现自己吃了大亏,想要取消AA制,丈夫此时却怎么都不愿意了…… 在上海这座快节奏的都市里,有位姓李的女士在外资企业当经理,每月能挣一万六。 她和丈夫陈先生是在行业交流会上认识的,两人聊投资理财特别投缘,处了小半年就领了证。可这结婚证刚捂热乎,李女士就掏出份协议书,说是往后家里花销都得搞AA制。 李女士她老家在江西农村,小时候家里穷得叮当响,高中毕业就跟着亲戚到上海打工。从餐馆服务员干到外企白领,全凭自己摸爬滚打。 有回谈了个上海本地的男朋友,对方做生意缺钱,她二话不说把存款全借了。结果生意黄了,人也没了踪影,这事在她心里结了个大疙瘩。 陈先生是本地人,在国企当技术员,每月工资八千多块。听说要搞AA制,他脑瓜子嗡嗡的——从小到大没见过这么过日子的。 可架不住新婚妻子坚持,想着刚结婚别闹别扭,到底还是在协议上签了字。这份协议把账算得明明白白:房租水电对半劈,买菜做饭按顿记账,连卫生纸都得分清楚谁买的。 头半年看着倒还太平,可时间一长就露了馅。有回陈先生过生日请同事来家里吃饭,李女士当着大伙面掏出计算器,说蛋糕304块得现结。 同事举着叉子愣是没敢下手,有个嘴快的嘀咕:"这两口子怕不是合租室友吧?"陈先生脸上火烧火燎的,当晚就找妻子商量能不能改改规矩,可李女士死活不松口。 要命的事还在后头,陈先生家老爷子突发心梗要动手术,医院让先交五万押金。李女士倒是没拦着丈夫尽孝,可钱得打借条,利息按银行定期算。 陈先生红着眼圈签了欠条,心里像塞了团烂棉花。自打这事之后,两口子睡觉都分被窝,客厅里成天冷得能结冰。 转过年李女士怀孕了,挺着大肚子照样加班到半夜。孩子刚满月她就急着回公司,哪知道白天背奶晚上喂夜奶,开会直打瞌睡。 有回把客户报价单的小数点打错了位置,公司直接给了开除通知。抱着孩子在家翻账本,这才发现奶粉钱、尿布钱全得自己掏腰包——当初定的AA制可没说生孩子能例外。 找丈夫商量取消AA制,陈先生这回硬气了:"当初白纸黑字写得清楚,现在说改就改?"其实他日子也不好过,这两年单位效益差,工资砍了三分之一。 老爷子后续治疗还得花钱,自己兜里早就见了底。两口子为这事吵得鸡飞狗跳,最后闹到街道调解办。 调解员是位五十来岁的阿姨,听完来龙去脉直叹气。她翻着那摞记账本直摇头:"你们这哪像过日子,分明是开股份公司。" 转头劝李女士:"大妹子,防人防到这份上,累不累啊?"又开导陈先生:"老爷们心眼别跟针鼻似的,媳妇最难的时候得撑着。" 这话戳中了李女士的痛处,她抖着手说起十年前被骗的经历,眼泪吧嗒吧嗒往账本上砸。 陈先生这才知道妻子为啥把钱看得比命重,摸着后脑勺直说:"你早说不就完了?"两人把记账本撕了当柴火烧,重新定了个规矩:工资卡各管各的,但遇上大事就往公共账户里存钱。 要说这AA制,上海年轻人里还真不少见。民政局去年统计过,三成新婚夫妻签过经济协议。但像这对闹到要离婚的确实不多见,多数人也就分个房租水电。 心理专家说过度AA容易伤感情,过日子哪能跟做买卖似的。可话又说回来,现在年轻人压力大,尤其外地来沪的,防着点也正常。 如今两口子带着娃住在浦东老小区,陈先生下班就抢着做饭,李女士开了个网店卖童装。 上个月老爷子过寿,李女士主动包了两万红包,陈先生慌得直摆手:"不用不用,公账里出就行。"李女士瞪他一眼:"当初借条早撕了,这钱是咱俩的心意。"这话说得陈先生眼眶发热,赶紧扭头去阳台抽了根烟。 要说这事给街坊邻居啥启示?过日子不是打算盘,你拨一下我动一颗。钱的事能算清楚,情分可没法用计算器按。真要较真起来,买棵白菜都得AA,那日子还过不过了?老话说得好,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得共扛。经济独立不是不行,但得讲个情分,留点余地。就像那调解员说的:"家不是讲理的地方,是讲情的地方。" (本文信息来源:上海市统计局2023年婚姻登记数据、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中心研究报告、《社会心理学》婚姻关系章节、浦东新区街道调解办案例记录)
2023年上海,一女子月薪16000元,觉得丈夫收入不如自己,于是和丈夫约定婚后
玉尘飞啊
2025-05-02 14:53:0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