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一陕西姑娘,在北京地铁站为一陌生老人指路,并给了100多元现金,老人

小君侃社会 2025-05-02 14:04:46

2018年,一陕西姑娘,在北京地铁站为一陌生老人指路,并给了100多元现金,老人在一个纸皮包里拿出了一个破破烂烂的本子,又拿出来一只快没油的笔芯,让女孩将电话号码留下来,写完后老人就离开了,日常的琐碎的事情让女孩忘记了这件事。哪料半个月后,老人不停打来电话要地址,姑娘无奈给了之后,此后连续七年便频繁收到快递。

信息来源:光明网

2018年秋天,25岁的山西姑娘贾永婷在北京地铁5号线惠新西街南口站,遇见了一位对着线路图发愁的山东老人。

老人叫孙洪正,从莱州独自来京办事,兜里揣着写错地址的纸条,连回程路费都不够。

贾永婷陪他换乘,临别时把身上100多元现金全塞给他,又撕了张纸写下自己的电话:“您有事随时找我。”

她没想到,这张随手递出的纸条,竟让两个陌生人成了跨越血缘的亲人。

半个月后的深夜,贾永婷被陌生号码惊醒。

电话那头,孙洪正的声音激动得发颤:“闺女!我给你寄石榴!”

原来老人回家后,把那张写着电话的纸条当宝贝收着,每天念叨要报答“北京那个好心姑娘”。

贾永婷推辞不过,给了公司地址。

一周后,办公室炸开了锅——整整一箱沾着晨露的红石榴、黄澄澄的莱阳梨、手工剥好的花生米,压着一封歪歪扭扭的信:“素不相识一面,老回家日复浮现脑海难忘。”

同事们分吃着石榴调侃:“你这100块钱投资血赚啊!”

快递箱里还夹着一张物品清单,老人用铅笔工整写着:“甜石榴21个,酸石榴5个,梨4个,地瓜2块”,甚至给每颗石榴贴上“甜”“酸”标签,生怕姑娘吃错口味。

此后七年,贾永婷的工位成了“山东特产中转站”。

五月收樱桃,十月收石榴,春节前必有一袋带着柴火香的小米。

有年冬天,贾永婷收到个裹了三层报纸的包裹。拆开是半瓶酒精喷雾和20个独立包装的口罩——2020年疫情最紧俏时,老人把社区发的防疫物资全寄给了她。

箱底纸条上写着:“听说北京买不着,爷爷不出门,你用。”

后来贾永婷才得知,孙洪正为了寄那半瓶酒精,特意跑到镇上药店买分装瓶,路上摔了一跤却瞒着没说。

2019年国庆,贾永婷第一次踏上开往莱州的火车。

孙洪正早早等在村口,身后跟着一大家子人。

那几天,75岁的老人执意当导游,带她逛遍莱州的海滩和果园,临走时往她包里塞腊肠:“你爸妈没来,这就是你家!”

老人家里客厅的墙上,贾永婷寄来的合照被裱进相框,紧挨着全家福。

孙洪正逢人便指:“这是俺北京孙女,心善着哩!”

两年后,贾永婷婚礼当天,手机里弹出一条银行短信——孙洪正托孙子转了1888元礼金,附言:“爷爷腿脚不好,但心跟你拜堂。”

去年秋天,她带着丈夫和儿子赴宴老人长孙的婚礼,孙洪正给重孙戴上长命锁,笑得满脸褶子:“这下咱家四代同堂啦!”

如今,贾永婷家有个专门的铁盒,收着七年来的快递单和手写信。

最近一张是2024年5月的樱桃物流单,寄件人栏依旧工整写着“山东莱州 孙洪正”,备注却多了行小字:“妮儿,手机听筒坏了,别打电话,发微信。”原来老人偷偷让孙子教他学会了语音消息。

孙洪正用的第一台智能手机,是贾永婷2019年寄的。

老人让营业厅工作人员把操作步骤抄在本子上,学了大半年才敢发第一条语音:“妮儿,石榴甜不?” 有人问贾永婷:“就帮了一次忙,值得这么折腾?”

她指着冰箱里冻着的最后一颗去年石榴:“你看,有些种子种在地里,有些种子种在人心里。”

就像孙洪正家院子里那棵石榴树,是用她回寄的果核种的,如今已高过房檐。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