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3年6月,胡适打着养病的旗号,向北大请假一年,去杭州疗养。怎料胡适醉翁之意

清风拂面剑如霜 2025-05-02 11:11:30

1923年6月,胡适打着养病的旗号,向北大请假一年,去杭州疗养。怎料胡适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于表妹曹诚英。 1923年6月,胡适以养病为名,向北大请假一年,前往杭州烟霞洞休养。然而,这位新文化运动的旗手,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于表妹曹诚英。一场隐秘而炽热的恋情就此展开,三月同居,感情深厚,却因妻子江冬秀的强势介入戛然而止。这段往事埋藏着多少无奈与遗憾?胡适、曹诚英、江冬秀,三人命运交织,究竟藏着怎样的情感纠葛?让我们揭开历史的尘封一角,看看这场恋情背后的真相。 1923年,胡适38岁,正值事业巅峰。作为北大教授和新文化运动的领军人物,他的名字几乎无人不知。可就在这年6月,他突然向北大请了一年的长假,理由是身体不好,要去杭州养病。表面上看,这没什么奇怪的,毕竟谁还没个头疼脑热的时候。但实际上,胡适此行另有目的——他要去见自己的表妹曹诚英。这可不是普通的探亲,而是带着点小心思的私会。 胡适和曹诚英的感情,早就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曹诚英是胡适母亲的表侄女,比胡适小13岁,模样清秀,性子温柔,又有点新女性的独立气质。两人从小就认识,胡适留学归来后,曹诚英也长成了大姑娘。胡适虽然已经和江冬秀结了婚,但那桩婚事是母亲包办的,属于旧式婚姻,感情基础薄弱。相比之下,曹诚英和胡适有更多共同语言,两人聊文学、谈思想,慢慢地就生出了情愫。 到了杭州,胡适和曹诚英干脆在烟霞洞住了下来,整整三个月,形影不离。那时候的烟霞洞是个清静的地方,山水相依,很适合谈情说爱。胡适大概是真动了心,抛下了北大的讲台和北京的家事,一心扑在这段感情上。曹诚英呢,也对这位才华横溢的表哥倾心不已。两人你侬我侬,日子过得甜蜜又隐秘。可惜,纸包不住火,这事终究还是传到了胡适妻子江冬秀的耳朵里。 江冬秀是胡适的原配妻子,1910年和他结的婚。她出身乡下,没读过多少书,性格泼辣直爽,和胡适的书生气完全是两个世界。当年胡适留学美国,江冬秀在家守着婆婆,等了整整七年,才把胡适盼回来。她对这段婚姻看得很重,自然容不得别人插足。听说胡适在杭州跟曹诚英混在一起,江冬秀气得不行,直接杀到了杭州。 江冬秀到了烟霞洞,没跟胡适讲什么大道理,而是直接放大招——以死相逼。她跟胡适说,你要是敢跟曹诚英好下去,我就死给你看!这话可不是随便说说的,江冬秀的脾气,胡适是知道的。她真能豁出去闹个鱼死网破。胡适呢,虽然是个新派人物,但在感情上有点优柔寡断。他舍不得曹诚英,可也怕江冬秀真闹出人命。再加上那时候的社会舆论,离婚或者公开跟表妹搞在一起,传出去对他的名声是大忌。 最后,胡适妥协了。他选择了保全家庭,放弃了曹诚英。江冬秀胜利了,但这场胜利背后,是三个人的伤痛。胡适回了北京,继续做他的教授,写他的文章,表面上跟江冬秀过日子,可心里那根刺始终没拔掉。 再说曹诚英,她才是这段感情里最惨的那一个。当时她已经怀了胡适的孩子,可江冬秀这么一闹,胡适退缩了,孩子没法生下来。曹诚英只能悄悄堕了胎,这对她的身体和心理都是巨大的打击。那年头堕胎可不像现在这么安全,技术落后,风险大,曹诚英吃了不少苦。更别提心理上的折磨了——她爱的人抛弃了她,孩子也没了,前路一片迷雾。 不过,曹诚英不是那种只会哭哭啼啼的女人。她收拾好心情,决定出国留学,去了美国,学的是农学。后来她成了农学教授,事业上挺有成就,可感情上却再没开过花。她终身未嫁,有人说是因为放不下来胡适,也有人说是那段经历让她对男人失望了。晚年的时候,曹诚英一个人过得很孤单,死前还留了遗嘱,要葬在老家路边,说是等着胡适的魂回来找她。这话听着让人心里酸酸的。 胡适这边呢,虽然跟江冬秀过了几十年,表面上夫妻和睦,但曹诚英在他心里一直是个解不开的结。他后来写文章、做学问,偶尔会提到杭州的日子,语气里总带着点遗憾。有人说他懦弱,关键时候没担当,可也有人觉得他没办法,毕竟那时候的社会环境就这样,男人再新派,也不敢轻易跟原配撕破脸。 江冬秀后来也没闲着,她管胡适管得更严了,生怕他再出去拈花惹草。胡适呢,也就老老实实过日子,带着点无可奈何。1962年,胡适去世,江冬秀守了他几年,也走了。倒是曹诚英,比他们都活得长,可惜孤身一人,没个伴。 回头看这段事,胡适、曹诚英、江冬秀,谁也没赢。胡适没得到真爱,曹诚英失去了幸福,江冬秀守住了婚姻却未必守住了人心。这故事听着挺狗血,可放到1920年代的中国,又挺真实。那时候新旧交替,胡适这种新派人物,一边喊着自由恋爱,一边又被旧道德绑着,活得挺矛盾。曹诚英呢,是个新女性,却还是逃不过命运的摆弄。江冬秀看着最传统,可她的狠劲儿也挺有力量。

0 阅读:17

猜你喜欢

清风拂面剑如霜

清风拂面剑如霜

清风拂面剑如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