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幸运了!”4月26日,浙江,一女子心脏骤停倒地不起,第1个路人冷漠离开,第2个路人又不会急救!不料,随着第3个路人的出现开始,局面变得不一样了!网友感叹:真是不幸又万幸...... 信息来源:中国青年报2025年4月28(发布) 女子倒地事件的最后时刻,气氛紧张到极致,两位医护人员争分夺秒地轮番施救,何建新医生跪地胸外按压,每一下都精准有力,王璐护士有序配合,为患者通气。 在救护车远远赶来的警笛声中,两人的默契与专业形成一道生命屏障,为倒地女子争取宝贵的时间。 就在抢救开始前,这条街头还上演了一场现实冷漠,女子突然晕倒,显眼位置吸引住数人目光。第一个路人赶紧绕开,连望一眼都不敢多停。 所幸第二个路人没有远离,但在茫然踌躇间,既不敢靠近也不会急救,无助感写在脸上,倒地的人和围观的人之间,隔着命运的一道鸿沟。 紧接着,何建新医生刚好路过,没有一丝迟疑,遗落下的冰饮料见证着他全情专注于抢救。 手法娴熟、判断果断,短短几秒便判定心脏骤停,就地展开急救行动,王璐护士随后加入,两人形成“最强拍档”,抢在黄金四分钟内联合施救。 两位医护与路人的形成鲜明对比,有人选择闪避,有人只能干着急,也有人以专业与行动为生命铺路。 那一刻,每一分每一秒都决定着女子的生死,而能挺身而出、术业专精的专业力量,带来希望的曙光。 这起事件成为社会缩影,数据显示,具备急救技能的人口比例极低,公众AED应用率也并不高。 许多公共场所虽然配备了急救设备,却鲜有人会操作,突发状况下,只能寄希望于个别“幸运”的专业者正巧路过。 急救培训推广成了社会现实的“必修课”,但真正愿意主动学习和提升的人却是少数。 这一夜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安然入睡,“见死不救”与“毫无急救常识”的无力感扩散到每个围观者的心头。 正是这种处境,让人深刻感受到急救科普与全民培训的迫切,城市正在行动,但更多的责任也落在个人肩上。 只有当更多人掌握了急救技能,类似的意外时刻才不会只靠偶遇“英雄”。 何医生和王护士构筑起的是一道鲜活的生命防线,更是一种社会向善的榜样。 急救知识的普及绝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一场全民参与的生命自救运动。 每一次突发事件,都是推动全社会成长与觉醒的契机,给城市安全感注入真正的“底气”。
“太幸运了!”4月26日,浙江,一女子心脏骤停倒地不起,第1个路人冷漠离开,第2
瑶露润荷香
2025-05-02 10:23:39
0
阅读:633
用户10xxx04
只能说碰上了有职业道德的的医护是幸运。普通人要么不会,要么怕惹事,毕竟不清楚也不能乱动,报警打电话就很好了。
ehoo
只能说运气好,碰到了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