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鸣想什么呢? 昨晚G3比赛结束还有4分钟,辽篮以90-109落后19分,在反超无望、即将被淘汰的情况下,主帅杨鸣依然排出老将阵容试图翻盘:38岁的韩德君+35岁的李晓旭+35岁的弗格+30岁的赵继伟+28岁的鄢手骐。结果体力不支的韩德君和李晓旭连续空篮不进,此时转播镜头给到了场边辽篮的年轻球员。 与其耗尽老球员最后的精力让他们狼狈不堪,还不如换上年轻球员让他们感受半决赛氛围,着眼未来。看到杨鸣如此执着,广厦主教练王博干脆换上全华班让对手追分。杨鸣比赛输给了王博。 杨鸣的坚持让人感到矛盾。明明比赛已经没有悬念,辽篮几乎可以确定将被淘汰,然而杨鸣依然选择让老将拼尽最后一分力气。大家都知道,韩德君和李晓旭的年纪都不小,体力的下降已经非常明显,尤其是面对广厦这样速度更快、体力更充沛的对手,老将们的疲态变得更加明显。这个时候,杨鸣继续依赖这些老将,无疑是在拿他们的体能去拼一个不可能的结果。 但是,这种做法也能看出杨鸣的一个情感因素。他对这些老将的信任与依赖,似乎有些超越了理性分析,更多是出于对他们多年贡献的回报。毕竟,这些老将曾经是球队的核心,带领辽宁队走到了今天的地位,他们的经验、领导力曾是球队成功的关键。杨鸣选择让他们继续打下去,也许是想让他们最后一次在比赛中证明自己的价值,或者是希望给予他们一个体面的告别。 但从战略角度看,这种做法显得有些固执和不切实际。在比赛已经没有希望的情况下,换上年轻球员不仅能够让他们在这种重要的比赛中获得宝贵的经验,也能为球队的未来打下基础。对于辽宁队来说,未来的目标不仅仅是当前的比赛,而是长期的队伍建设和年轻球员的培养。让他们有机会站在半决赛的舞台上,感受这个高压的环境,无疑是对他们成长的一种促进。 然而,杨鸣似乎过于注重眼前的胜负和老球员的情感需求,忽视了更长远的队伍建设和球员的培养。与其让已经力不从心的老将继续拼尽最后一滴血,不如换上年轻人,让他们有机会在这种关键时刻锻炼自己。毕竟,球场上的每一次出场都意味着经验的积累,未来才是最重要的。 从广厦主教练王博的应对来看,虽然比赛已经进入垃圾时间,但王博没有因为领先而轻视对手,反而用全华班的阵容让辽篮追分。这个策略可以看作是一种尊重,也是一种智慧。王博让队员们继续打磨自己的技术与心理素质,而不是掉以轻心。换句话说,王博没有因为局势明朗就放松,反而更加注重年轻球员的锻炼,给他们更多的机会。这种做法,让杨鸣的选择显得更加不够理智。 在杨鸣的执着中,也许包含着一种对过去的尊重和对老将的忠诚,但从球队整体的长远发展来看,这种执着却让人感到有些不合时宜。在这场输掉的比赛里,辽篮的年轻球员也许错失了一个学习和成长的机会。对他们来说,经历这样的高压比赛,感受这种大场面的氛围,比任何技术上的训练都来得重要。而这一切,应该是杨鸣作为主帅所应该着眼的未来。 一个球队的成功,并不是仅仅依靠几位老将的辉煌,而是要通过持续的年轻化、更新换代来保证持续的竞争力。就像当年辽宁队能在CBA中站稳脚跟,正是因为有了那些从年轻球员逐步成长起来的核心力量。杨鸣现在或许需要放眼未来,少一些依赖,多一些信任,给年轻球员更多的机会,而不是一味地在有限的时间里做最后的挣扎。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辽篮热点探讨# #辽篮潜在危机# #辽篮内线问题# #辽篮新核诞生# #辽篮生存法则# #辽篮水货冠军# #辽篮情怀#
杨鸣想什么呢? 昨晚G3比赛结束还有4分钟,辽篮以90-109落后19分,在
万分纯真
2025-05-02 07:50:56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