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去世后葬在教堂地下室,和1800个亲人一起,难道

运赛过去 2025-05-01 20:58:45

2022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去世后葬在教堂地下室,和1800个亲人一起,难道不会臭吗,教堂怎么隔绝死人腐烂味? 2022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去世,葬在温莎城堡圣乔治教堂的地下墓室,和1800多个王室亲人挤在一起。想象一下,这么多遗体堆在一块儿,时间一长会不会臭气熏天?教堂里还能保持那股神圣气息吗? 2022年9月8日,伊丽莎白二世在苏格兰巴尔莫勒尔城堡去世,享年96岁。她走了以后,国葬搞得挺隆重,9月19日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举行,随后灵柩被送到温莎城堡的圣乔治教堂,埋进地下墓室。这地方可不是普通的墓地,里面已经躺了1800多位王室成员和贵族,算得上是个“超级家族墓地”。女王的棺材被放进乔治六世纪念堂,和她老公菲利普亲王挨着,长眠于此。 圣乔治教堂建于14世纪,地下墓室也不是一天两天就有的,早就规划好用来安葬王室成员。问题来了,这么多尸体集中在一块儿,空气还能干净吗?一般人埋在土里,时间长了难免腐烂发臭,可教堂里咋一点味儿都没有?答案就在棺材和墓室的设计上。 先说说为啥尸体会臭。一个人死了以后,身体里的细菌就开始“开party”,分解蛋白质和脂肪,产生硫化氢、氨气这些臭烘烘的气体。通常几天到几周,腐烂味就出来了,尤其是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下,细菌繁殖更快,臭得更厉害。如果1800多具遗体都这么放着,不管多神圣的教堂也得成“臭味博物馆”吧? 但圣乔治教堂没这问题。王室有自己的“防臭秘籍”,靠的是技术和环境控制,把腐烂过程掐得死死的。咱们接下来看看具体咋操作。 女王的棺材可不是随便弄块木头钉起来的。外层是橡木,结实又好看,内层却裹了厚厚的铅板。这铅板不是摆设,是个“密封神器”。铅很重,能把棺材封得严严实实,空气进不去,细菌就没法大肆搞乱。棺材重达550磅,八个大兵抬着都费劲,可见这玩意儿多结实。 为啥用铅?因为它密度高、耐腐蚀,能隔绝氧气和水分,尸体腐烂需要这两样东西。没氧气没水,细菌就“饿死”了,腐烂速度大大减慢。铅棺还不透气,里头的味儿跑不出来,外头的湿气也进不去,双重保险。 埋之前,女王的遗体肯定经过防腐处理。这是王室的标配操作。现代防腐技术用福尔马林之类化学药剂,注入血管,把细菌杀得一干二净,延缓腐烂。以前没这技术,可能会用香料和酒精简单处理,现在科技进步,防腐效果杠杠的。处理得好,遗体能保持好几年不烂,气味自然也出不来。 棺材里还放了干薰衣草和丁香,塞在棺底的小格子里。这些香料不光是装饰,多少能散点清香,就算万一有点小味道,也能盖过去。当然,主要靠的还是铅棺和防腐,香料只是锦上添花。 光靠棺材还不够,墓室本身也有讲究。圣乔治教堂的地下墓室是用花岗岩砌的,又冷又硬,温度常年保持很低。低温能减缓细菌活动,尸体腐烂速度自然慢。墓室还有通风系统,不是让你闻臭味的,而是保持空气流通,把可能漏出来的微量气体排出去。 花岗岩墙壁不吸水,墓室又深在地底下,湿度低得不行。潮湿是腐烂的“帮凶”,湿度低了,细菌就没那么活跃。再加上每具棺材都密封得跟铁桶似的,1800多具遗体躺那儿,愣是没啥味儿。 其实王室防臭这套路子不是新的。几百年前,欧洲贵族就知道用铅棺了。 比如维多利亚女王、乔治六世,他们的棺材也都是铅包的,埋在同样的墓室里,到现在也没人说臭。教堂墓室的设计也吸取了中世纪经验,那时候瘟疫多,贵族就琢磨怎么埋人不闹味儿,低温、通风、密封这些招数慢慢摸索出来。相比之下,普通人埋土里没这待遇,时间一长难免有味儿。王室有钱有技术,条件好得多,1800个亲人挤一块儿也没啥大问题。 有人可能会问,真就一点味儿都没吗?说实话,正常人进不去墓室,没法闻。不过游客去过圣乔治教堂上层,都说没啥怪味儿。墓室入口有厚重的铁门,平时锁得死死的,空气不流通到教堂里。偶尔工作人员下去维护,穿的制服厚实,棺材又密封,基本闻不到啥。 当然,时间长了,铅棺也不是万能的,几十年上百年后可能有点微弱气味,但墓室通风和低温能兜底。1800多具遗体里,大部分埋了几代人了,新加的像女王这样,技术更好,短期内绝对没问题。查尔斯三世以后也会葬这儿,这套防臭法子还得接着用。王室不光是埋人,还得埋出个“门面”,气味这关必须过。

0 阅读:149
运赛过去

运赛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