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美国人最痛恨的总统是哪一位吗?虽然已经辞职14年,可现如今依旧有人在骂,但这位总统在中国的评价却很高,甚至有人把他称作“恩人”,而这位总统就是小布什。 2001年9月11日,纽约世贸双塔在恐怖袭击中轰然倒塌,3000多人不幸遇难。这场震惊世界的恐怖袭击,不仅让美国民众陷入恐惧和愤怒,也彻底改变了美国的发展方向,还成为小布什总统任期的重要转折点。 事件发生后,小布什迅速宣布开启“全球反恐战争”。他提出“要么跟我们站在一起,要么就是恐怖分子的同伙”,这种非黑即白的单边主义思路,让美国先后发动了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 阿富汗战争打了整整20年,2400多名美军丧命,还花掉2.26万亿美元。结果塔利班重新掌权,这场战争成了一场闹剧。 伊拉克战争更离谱,美国以“伊拉克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借口开战,但最后根本没找到证据。战争导致数十万伊拉克平民死亡,美国财政赤字大增,在国际上的形象也一落千丈。 除了对外战争,小布什任期内美国国内也问题不断。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袭击新奥尔良,政府救援不及时,暴露了应急体系的漏洞,很多人因为缺吃少喝、生病得不到救治而死。 2008年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危机,美国失业率飙升到10%,政府却花大量资金救助华尔街金融机构,这让普通民众非常不满。小布什卸任时,支持率跌到25%,成了近50年来评价最低的美国总统之一。 在中美关系方面,小布什的角色很复杂。他刚上任时,把中国当成“战略竞争对手”。2001年中美南海撞机事件发生后,美国态度强硬,还批准向台湾出售“基德”级驱逐舰。但“9・11”事件后,美国忙着反恐,战略重心转移,这反倒给中国带来了发展机会。 最明显的就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这件事。2000年,小布什政府力排众议,签署法案给中国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地位。 这一决定打破了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限制,中国的出口额从2001年的2661亿美元,增长到2008年的1.43万亿美元,快速融入全球经济。 加入WTO还推动中国进行改革,民营企业获得了进出口权,为后来经济的快速发展打下了基础。 不过在台湾问题上,小布什政府的态度也很矛盾。一方面,他任期内对台军售总额高达180亿美元,比克林顿时期还多;另一方面,当陈水扁推动“法理台独”时,美国又多次公开警告。 2005年小布什访华时,明确表示“不支持台独”,和克林顿时期态度模糊不同,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台海的稳定。 2008年这种矛盾达到顶峰,小布什出席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成为首位在任时参加中国奥运会的美国总统,但同年又签署《美台国防授权法》,允许美军和台军高层交流。 小布什执政的8年,正好是中国发展的黄金时期。美国在中东战争中耗费了7万亿美元,而同一时期,中国GDP从2001年的1.3万亿美元增长到2008年的4.5万亿美元,平均每年增长10%,还完成了载人航天、三峡工程等大项目,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 不过,这些结果并不是小布什有意帮助中国。他推动中国加入WTO,是想打开中国市场,把中国纳入美国主导的国际体系;反对“法理台独”,主要是不想让台海局势失控,并不是真心支持一个中国原则。 在如今全球化遇冷、中美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回顾这段历史很有意义。它提醒我们,大国关系不能简单地用好坏来评判。 小布什任内推动的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机制、清洁能源合作等,都为两国关系发展积累了经验。如何在竞争与合作中找到平衡,对中美两国来说都是重要挑战。 信息来源:中国台湾网 析美国小布什政府关于两岸关系的政策
德国媒体最近有点懵圈,看不懂中国,他们说在中国的街头采访时,发现受访的民众也普遍
【3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