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湖北一男子因义气借给朋友5万元做生意,结果朋友亏得一无所有。之后,两

潮女炫风尚 2025-05-01 15:00:25

1988年,湖北一男子因义气借给朋友5万元做生意,结果朋友亏得一无所有。之后,两人31年没再联系。没想到,31年后,男子突然接到派出所的电话,得知朋友从美国回来了,想见他一面。 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经济改革搞得热火朝天,武汉这种地方更是机会多得让人眼花。张道汉那时候是个从农村来的年轻人,87年跑到武汉,想在彩电生意上干出一番名堂。那会儿彩电是稀罕货,普通人家都想要一台,可张道汉没啥经验,生意做得磕磕绊绊。就在这时候,他认识了王明国。王明国是个国企财务科长,比张道汉大几岁,懂得多,会办事,俩人一见如故,聊着聊着就成了朋友。 王明国那时候日子过得还算平稳,国企工作稳定,人脉也广,经常给张道汉支招,教他怎么跟供应商砍价,怎么看货。俩人关系好得跟兄弟似的。到了1988年,王明国那边出了事,他在单位丢了一笔钱,虽然找回来一部分,还是被降了职,眼看着前途没戏。他一咬牙辞了职,想自己干点啥,跑来找张道汉借钱。张道汉也没多想,拿出5万块现金给他。这5万是他攒了好久的家底,可他觉得朋友有难,不能不帮。 王明国拿了这钱,信心满满地在武汉郊区弄了个小厂子,叫“明国电子厂”,打算组装收音机和小家电。刚开始还行,订单不少,他觉得自己真能干成大事。可没多久,麻烦来了。他找了个便宜的供应商,买了一堆零件,想省点成本,结果货到手才发现全是次品。做出来的收音机不是有杂音就是用不了,客户退货退得他头都大了。他去找供应商算账,人早跑了。厂子资金链一下就断了,债主天天堵门催钱,他撑不下去,连张道汉的钱都赔光了。他没脸面对张道汉,干脆收拾东西去了美国,从此没联系。 张道汉这边呢,王明国跑了以后,他去找过几次,没找到人,也就算了。这5万块对他来说不是小数目,可他没怨过王明国,心想可能是真没办法。他自己继续在武汉混,从卖彩电起步,慢慢做大了生意,后来还搞了家电批发和房地产,日子过得不错。31年过去,他偶尔会想起王明国,但也没指望这钱还能回来。毕竟那会儿通讯不方便,人跑那么远,谁知道啥情况。 再说王明国,他到美国那会儿日子苦得不行。刚去没工作,住地下室,刷盘子糊口,晚上学英语,一步步熬过来。后来运气好,进了金融公司,生活才稳定下来。这些年,他一直惦记着张道汉的5万块,攒钱的时候总想着有一天得还上。到了2019年,他终于攒够了钱,决定回国。他回到武汉,找到派出所,说要找张道汉,把欠的钱还了。民警挺感慨,帮他查了老档案,最后联系上了张道汉。 那天俩人见面,王明国带了5万块现金来。张道汉看到他回来,心里挺感慨。这31年,俩人都变了不少,张道汉头发白了,王明国也老了,但这份情谊还在。这事儿后来在武汉传开了,大家都说这俩人真够意思,31年还能记着当年的债。这5万块虽然不值当年的价了,可王明国回来还钱,说明他心里一直没放下这份信任。 这故事听着挺接地气,张道汉仗义,王明国也不算坏,就是运气差了点。现实里,这种事不多见,31年没联系还能再见面,还能把钱还上,挺让人感慨的。放到现在,借钱这事儿谁不怕碰上赖账的?可这俩人愣是用行动证明了啥叫诚信。时代变了,这种老派的人情味儿倒是没丢。

0 阅读:1165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54

用户10xxx54

5
2025-05-01 18:29

神经病人欢乐多

清醒

清醒

5
2025-05-01 19:22

30年才挣5万。这得多废物。

高孝洁

高孝洁

4
2025-05-01 18:45

88年的5万和19年的5万天壤之别。

驻倭华军

驻倭华军

3
2025-05-01 20:12

去了国外还是废物

用户16xxx79

用户16xxx79

1
2025-05-02 02:47

不知道小编要表达什么

潮女炫风尚

潮女炫风尚

潮女炫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