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毅辟谣曾说协和乌烟瘴气饶毅称4加4适合协和且可推广对于协和医院陷入4+4医学博士联合培养的非议旋涡,首都医科大原校长饶毅发布长文解划,辟谣曾说协和乌烟瘴气,亦坦陈协和医学院在学术方面掉队了。对于饶毅声称“4加4适合协和且可推广”,仔细看原文就知道,他有一个前提,就是要根除协和医学院几十年来形成的“近亲繁殖”状况,要秉公办事,任人惟贤。其实是间接表扬了同样4+4的浙大医学博士培养班。像董袭莹这样的号称全美国排名前列的哥伦大学巴纳德学院的优秀毕业生,按照浙大巴德年医学班的机制,根本就被拦在门外。
来看看,饶毅讲的八个字“秉公办事,任人惟贤”。4+4巴德年班给出一个标杆。首先,秉公的“公”是什么意思,对比号称名校的哥伦比亚大学和协和医学院就知道,想要浙大的4+4医学博士班,哥校和协和其实是巧妙的回避了最公平的“高考”。根本上不了本科的学生,通过社区大学转学的捷径进入巴纳德学院,然后拿到了一个哥校文凭,来协和就回避了其根本考不上国内名校的低水平的实际,试试董袭莹这样的学生,她有可能进入浙大医学博士项目吗,不可能。原因就在于此,根本就没有一个社区学校让她读一读,当个“洗澡蟹”洗进浙大竺可桢学院。
而回避了“高考”,以不公的捷径拿到哥大的文凭,只是突显了浙大的 第一个“公”。浙大4+4还有第二个“公”,就是考入“浙大竺可桢学院”,需要完成医学预科课程。看看,董袭莹、咸晓梦她们,其实这个项目也是机制性的“没了”。
饶毅说的“4加4适合协和且可推广”,至少包括这两项“公”,协和医学院需要补齐这多个“短板”。
同时,“任人惟贤”,就不用说了。没有一个强劲公平的“门槛”,大量“洗澡蟹”涌入不消多讲,其不仅不“贤”,而且在中日友好医学的表现堪称“丑闻”,这已经成了残酷的现实,将协和的百年声誉裹挟其中。
最后想说一点,没有和饶毅本人求证,他讲的这八个字,其实一定包含了最关键的两个字就是博士论文当“盲审”。看看被曝光出来的协和博士论文状况,一,董袭莹的博士论文《跨模态图像融合技术在医疗影像分析中的研究》仅30页正文,参考文献错漏12处,而且已经被证实涉嫌抄袭姑姑手下的硕士专利;二,金山木(2020级协和“4+4”试点班学生)的博士论文《贝伐珠单抗治疗复发性胶质瘤的预后模型》总页数55页,其中正文仅12页,文献综述、附录等占33页,相当难看;其他如和他们同一届的刘玉晓+刘柯+王路易+王婧桥+刘明娟等,论文总篇幅短则45页,长则不过60页。而大V章北海挖出的,朱振宸的博士论文总共98页;张雨薇的博士论文总共56页;咸晓梦的最离谱,博士论文总共36页;先不说质量,如果是“盲审”,都会被打回回炉重写。
如果有“盲审”,后面的学术“丑闻”根本就不可能发生。正如张雪峰所说,这次事件对医学生而言不是“天塌了”,而是“天亮了”。协和医学院知耻后勇,改革积弊,创造性的发展一套饶毅所言的“秉公办事,任人惟贤”的新机制,4加4项目定会在协和涅槃重生超越浙大和上交必推广全国。 热点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