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型无人艇“蓝鲸”号下水!能跑能潜,用途太厉害了 4月28日,一艘很特别的无人艇在珠海悄悄下水了,它叫“蓝鲸”号。别看它全长才11米,排水量12吨,本事可不小——在水面上能以每小时30到40节的速度快速航行(差不多每小时70多公里),还能潜到水下几十米深处,一待就是一个月以上!这可是全球第一艘既能在水面高速跑、又能在水下安静潜伏的无人艇,咱们中国又一次走在了世界前面。 以前的无人艇,要么只能在水面开,遇到大风浪就“扛不住”,要么只能在水下潜,但跑不快、待不久,智能化程度也不高。“蓝鲸”号可不一样,它就像有“双重身份”: 水面航行:用喷水推进器,速度快,机动性强,能灵活躲避障碍; 水下潜伏:切换成锂电池驱动的磁流体推进器,噪音很小,不容易被发现,能悄悄在水下“待机”,等任务指令。 另外,它的智能压载水系统和流线型外壳设计,让它在水面和水下切换时很稳定,还搭载了智能导航系统,能自己规划路线、完成任务,比传统无人艇聪明多了。 “蓝鲸”号的设计很灵活,能随时加装各种设备: 民用方面:可以装声呐、摄像机、水质分析仪等,用来测绘海底地形、检查水下电缆、监测海洋生态,甚至能直接冲进台风眼,采集风力、温度等数据,帮我们更好地预测灾害。 军事方面:在未来的无人化战争中,它可能成为“秘密武器”。比如几百艘“蓝鲸”号潜伏在关键海域,既能悄悄侦察敌方舰队,又能快速出击干扰或打击敌人,就算不直接打仗,也能让对手花大量精力防备,打乱他们的战术安排。 以前,欧美国家在潜艇和无人装备技术上一直领先,但“蓝鲸”号的出现,让中国在海洋智能装备领域从“跟着别人走”变成了“带头跑”。如果未来能大规模生产,并且和卫星、无人机等配合起来,形成一套完整的作战体系,咱们在海洋上的实力会更强。 当然,现在只是第一步,后面还要解决量产、成本、协同控制等问题,在国际上也要处理好安全和法律方面的挑战。但不管怎么说,“蓝鲸”号的下水,已经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在深海科技上的突破。从民用到军事,它都是一艘“意义重大”的无人艇,咱们的海洋探索和国防建设,又往前迈了一大步!
为什么中国的096核潜艇会让美军感到畏惧?其实说白了,是因为096不仅追上了美军
【8评论】【1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