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场公厕收费,顾客1元一次,商户0.5元一次,也可包月或购买次卡。网友们质疑:“现在的公厕怎么还在收费?是哪里的规定?” 齐鲁晚报5月1日报道,记者张勇突然接到电话:“快来看看,市场内上厕所居然还要收钱!” 对方一听,来了兴趣:“现在的公厕哪里还有收钱的?你们是不是搞错了?” 打电话的人回应道:“你来了就知道了!进去上一次就要收一元,太不合理了。我们倒无所谓,要是外地人来了也被收费,这不是给我们这座城市抹黑吗?” 张勇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马上驱车前往。到了目的地,他和其他人一样想去上厕所,结果被工作人员拦下,要求支付一元。 看来,打电话的人所言属实。可为什么要收钱呢?“这又不是公厕,我们城市的公厕可都不收钱呀!” 面对每天众多人的质问,工作人员也不耐烦了:“别问我,我照章办事。” 张勇无奈,只能掏出一元钱上了厕所。之后,他赶紧询问旁边的商户:“你们进去上厕所也会被收费吗?” 商户阴沉着脸说:“怎么不收费?我每天都要去上好几次,他在我身上就能赚好几元。” 张勇瞪大了眼睛:“还有这回事?那你们就没有反对过吗?” 商户叹了口气:“怎么没反对过?可我们在这里做生意,能和他们翻脸吗?只能提提诉求,人家要继续收,我们又有什么办法?” 张勇又问:“收取顾客的钱,你们的生意会不会受影响?这一传十,十传百,大家都知道上厕所要收费,就不来这个市场了。” 商户苦笑道:“怎么会没影响?顾客来了都怨声载道,说‘这是什么市场呀,下次再也不来了’。去其他任何市场、商场都不会被收费,就这里搞特殊,太缺德了!” 看得出来,商户对这件事极为不满。收顾客的钱影响生意,收商户自己的钱又增加成本,不管怎么算,他们都是吃亏的一方。 张勇赶紧来到市场办公室,询问主任:“这个收费到底咋回事?大家好像都很不满意,你们怎么会想到用这种方式向商户和顾客收费呢?” 主任解释道:“我们这不是公共厕所,属于单位所有。既然这样,我们有权自主决定收费。而且厕所的日常维护、水电费,还有人工成本,如果不从厕所收费来解决,那从哪里出呢?自负盈亏不是挺好的吗?” 听到对方以产权为由强调自主收费权,张勇一时也不好反驳,于是找到环卫部门核实情况。 最后,双方进行协商,达成一致:市场今后不再对顾客收费,毕竟现在市场竞争激烈,收费会给商户造成损失;对于商户,每次0.5元的收费标准也会降低。随后,市场方将与环卫部门进行产权移交,届时将不再向商户收取费用。 大家听到这样的结果后,纷纷拍手叫好。毕竟全市的公厕都没有收费的先例,虽然市场方有自主收费的权利,但作为服务商户和顾客的场所,也应该考虑大家的感受。有人质疑:“厕所的维修以及人工费用,从市场其他收益中支出不行吗?为什么非要通过厕所收费呢?”这显然不符合大众如今的认知。 说起这件事,很多人感慨:“以前出门上厕所,真有给不起钱的时候,绝大多数人都经历过。现在公厕不用给钱,能随意进出,不用担心找不到零钱,让人感觉特别好,充满人情味。”
1、市场公厕收费是否合法?
依据《价格法》,对于实行市场调节价的商品和服务,经营者有权自主定价。农贸市场等场所内由企业或个人投资建设、未被列入政府定价目录的公厕,其收费实行市场调节价,收费标准由经营者自主决定。
江苏淮安这个市场的公厕属于单位所有,从法律层面看,其拥有自主收费的权利。但如果是市政建设的公益性质公厕,通常不能随意收费,例如一些城市明确规定市政公厕应免费对公众开放。
2、为什么要和环卫部沟通? 从公共服务优化的角度来看,环卫部门作为城市环境卫生管理的专业机构,在公厕管理上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成熟的体系。
根据《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环卫部门负责统筹城市公厕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以提升城市公共卫生水平,给市民和游客提供良好的环境。
市场内的公厕虽然产权可能属于单位,但从城市整体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连贯性出发,与环卫部门沟通能更好地协调资源。比如在一些城市,市场、景区等场所的公厕通过与环卫部门沟通协作,实现了统一的卫生标准和管理规范,使城市的公共服务质量得到整体提升。 3、为什么要进行产权移交? 依据《民法典》中关于物权变动的规定,不动产物权的变更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当市场公厕产权移交给环卫部门,在法律上完成权属变更登记,能明确责任主体 。
同时参考一些地方关于公共设施管理的政策,如某地规定公共服务设施产权应归属于能提供持续、专业管理的部门,以保障设施正常运转。
市场公厕产权移交后,环卫部门可凭借其专业的管理能力、稳定的资金来源,保障公厕持续、稳定地免费开放,提升公共服务质量,这也符合大众对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管理的预期。
对于这件事,大家又是如何看待的呢?(文中人物均为化名。素材来源于:齐鲁晚报2025年5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