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包含沈阳军区参谋长女儿高东萍在内的6名劫匪枪击了两人后,用手枪对准了中国民航296号客机机长王仪轩。王仪轩一路和劫匪斗智斗勇,最终飞机还是到了韩国。 这六名劫机者不是普通人,尤其是领头的那个高东萍。她爹是沈阳军区参谋长,家里条件不差,她自己也在部队里混过,算得上有点背景。可这帮人偏偏不走正道,铤而走险。高东萍那会儿二十多岁,年轻气盛,脑子里装满了对“自由”的幻想。另外五个劫机者,有男有女,大多是她的熟人,跟着她一块儿策划了这场闹剧。他们不是什么亡命徒,就是一群被洗脑或者一时冲动的小年轻,手里能弄到枪,胆子也够大。 至于为啥要劫机,说白了就是想跑出去。那时候国内日子紧巴巴,外面世界在他们眼里跟天堂似的,尤其是韩国和台湾,传得神乎其神。他们觉得只要能出去,就能过上好日子。可这想法天真得要命,靠劫机跑出去,哪有那么简单? 1983年5月5日,中国民航296号航班从沈阳飞上海,机上96名乘客加上9名机组人员,总共105条命。飞机刚起飞没多久,六名劫机者就动手了。他们突然从座位上蹦起来,掏出手枪,直接冲向驾驶舱。混乱中,他们开了枪,两名机组人员中弹受伤,血流了一地。乘客吓得魂儿都没了,机舱里乱成一团。 劫机者闯进驾驶舱后,用枪顶着机长王仪轩的头,吼着让他改道飞韩国。王仪轩那会儿四十多岁,开飞机经验老到,心理素质也硬。他没慌,知道这时候乱了阵脚大家都得完蛋。他一边稳住飞机,一边跟劫机者拖时间,想着怎么保住这一飞机人的命。 王仪轩试着跟他们讲道理,说飞机油不够,飞不到韩国,硬去就是坠机。可这帮人哪听得进去?高东萍带头,态度强硬,非要去不可。王仪轩没办法,只能表面上答应,暗地里琢磨对策。他故意把航线调得慢一点,盼着能有啥转机。可惜,劫机者盯着他不放,他手脚被绑得死死的,最终还是没能扭转局面。飞机飞了几个小时后,油快耗尽,只能降落在韩国春川的一个美国军事基地。 飞机一落地,韩国军方和美国基地的人立马围了上来。六名劫机者被抓了个正着,乘客和机组人员总算捡回一条命。王仪轩虽然受了惊吓,还得配合调查,忙活了好一阵才回国。那两名受伤的机组人员,一个伤得重,一个轻点,幸好都活了下来。 可这事儿还没完。劫机者被抓后,韩国没给他们啥重罚,判得轻飘飘的,后来还被送到台湾去了。台湾那边更离谱,不但没严惩,还给这帮人发了奖励,弄得跟英雄似的。这下国际上炸锅了,中国这边气得不行,觉得这简直是助纣为虐。 为啥会这样?那时候中韩还没建交,冷战背景下的政治博弈起了大作用。韩国和台湾想借这事儿恶心一下中国,顺便给自己脸上贴金。可这也暴露了中国当时民航安检的漏洞,枪都能带上飞机,安全管理得有多松?事后,中国赶紧补漏,加强了机场检查,民航系统大整顿了一番。 再说王仪轩,他回国后没被当英雄吹,也没被责怪,就是默默接着干活。这人挺低调,劫机时冷静应对,保住了飞机没出大事,算得上真有本事。可惜,国内那会儿不兴炒作,他的事迹也就没怎么传开。 这起劫机案不光是个治安问题,还牵动了国际关系。中韩当时没外交往来,这事儿一出,双方不得不好好谈谈。韩国处理劫机者的态度让中国很不满,可也逼着两国开始接触。几年后,1992年中韩建交,这案子多少算个推手。你说讽刺不讽刺?一帮劫机者瞎折腾,反而促成了大事。 对中国民航来说,这是个教训。当时国内航班安检几乎是摆设,劫机者能带枪上飞机,说明漏洞大得吓人。事后,国家下了狠心整改,民航安全才慢慢上了轨道。对老百姓来说,这事儿听着挺玄乎,可也提醒大家,出门在外安全第一,谁也不知道会碰上啥。 至于那六名劫机者,他们的下场听着挺窝囊。到了台湾,拿了点钱,过了一阵子风光日子,可也没见他们真混出啥名堂。高东萍仗着自己背景硬,可能觉得自己能翻身,可现实是,她这辈子算是毁了。国内这边,她的家人也跟着丢脸,沈阳军区参谋长这身份都没保住她。 回头看1983年的这桩劫机案,它不只是个刑事案件,更像一面镜子,照出了那时候的各种问题。国内安检稀松、中韩关系冷冰冰、国际政治乱七八糟,全在这事儿里搅和一块儿了。王仪轩的冷静让人佩服,可劫机者的下场也让人唏嘘。他们以为劫机能换来新生活,结果呢?啥也没捞着,还害了一堆人。
“抢劫竟被脱了裤子?”2023年,澳大利亚男子入室抢劫,不料,竟然被这家客人强奸
【5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