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皇帝之所以力排众议,听取胡宗宪的意见,只因为他嘉靖感觉到胡宗宪和他老师的意见

菲菲评历史啊 2025-04-30 16:04:09

嘉靖皇帝之所以力排众议,听取胡宗宪的意见,只因为他嘉靖感觉到胡宗宪和他老师的意见不同,且严嵩一派已经到了无法收拾得地方,要想抗倭,就必须改革军制,但却触动了严嵩的利益;而嘉靖听了胡宗宪的态度后,并没有宣布结果,但也暗示支持他。   严嵩很快就知道皇帝召见胡宗宪一事,并且知道他们聊了什么,于是他让想警示一下胡宗宪,半天才开门见他;胡宗宪本来想解释一下,没想到严嵩把嘉靖帝的话复述了一遍,这让胡宗宪极其尴尬。而严嵩也只回复了他一句话, 那便是不可为,要想从六百多臣子手里抢肉可不简单,你这是要置自己,置严家于何地? 而胡宗宪也没有其它的想法,正因为自己也老了,所以抗倭的重任,大明的希望就得交给戚继光这样的年轻人去做。   很快胡宗宪回到了杭州,第一时间就去看望大牢里的戚继光,告知了朝廷释放他的决定。戚继光对这个任命有些失望,不是因为官位品阶的问题,自己还是成袭四品武官,但不能带兵打倭寇,才是自己最遗憾的,胡宗宪再次告诫他,要卧薪尝胆,既然朝廷这次没有处罚,那该有的机会一定会有;于是戚继光接受了这个任命,决定第二天就上任,先把自己份内的事情做好。   戚继光早就计划着决心好好整治和整顿一下屯田兵,戚继光一上任就抓了几名回家春播的逃兵。戚继光说得很明白,要是倭寇打来,军粮跟不上,就等于让将士们送死,所以屯田兵就要做好自己的份内事;戚继光很快就罚他们种满三亩军粮种子,然后再领三十军棍,很快戚继光的屯田兵就没人敢逃跑了。   而戚继光除了整顿军纪外,还开始训练士兵和制造武器以备倭寇!他很快就研发了一款可以移动的大炮,这种大炮可以在与倭寇白刃战之前,狠狠的打击他们!

0 阅读:34
菲菲评历史啊

菲菲评历史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