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对越战争,一炊事员送饭途中,看到越军营地,然而他却大摇大摆的走了进去

一叶知大事 2025-04-30 15:18:28

1979年,对越战争,一炊事员送饭途中,看到越军营地,然而他却大摇大摆的走了进去,巡逻的越军大喊道“长官好!”   当时陶洪礼带上饭桶,按照组织给的地图往前线走,或许是当天有大雾,他竟然走岔了路。   陶洪礼回头一看,连回头的路都找不到,只能硬着头皮往前上。   突然,陶洪礼正前方出现了一个哨所,里边全都是越南士兵,当他想快步离开时,迎面就走来了几名士兵。   陶洪礼想了想,如果自己看起来畏畏缩缩的,肯定会引起这些士兵的怀疑,到那个时候可就危险了,于是他果断挺直腰杆,完全不把那些士兵放在眼里,就这么直勾勾走进了越军营地。   令人意外的是,大雾天气导致那些越军也看不清楚,他们还以为是长官来查哨,直接对着陶洪礼喊了一声“长官好”。   直到这个时候,陶洪礼才意识到自己没有暴露身份,甚至还误打误撞成为了“越军长官”,于是他装模作样的点了头,等离开越军的视线后,一刻也不敢耽搁,连忙逃了出去。   有了这一次的教训,陶洪礼学聪明了,他去给战士们送饭,不仅带上了武器,还专门跟着炊事班长鲁阳军一起走,两人路上也能互相照看。   凌晨3点钟,两人踏上了行程,结果在半路上又遇到了越军营地,他们先是用望远镜观察了一段时间,确定营地内站岗的只有两名越军,于是两人端着枪就从两边包抄了过去。   等悄无声息的解决完门口站岗的越军,两人冲进帐篷对着床铺就是一通扫射。   在两人的配合下,帐篷内的所有越军全被击杀,但鲁阳军却中了一枪,随即倒在了血泊中。   可陶洪礼却无心照看,因为越军已经听到动静,正在往帐篷这边包围过来。   而陶洪礼刚好攒了一肚子的火没地方发,随即端着轻机枪在帐篷门口顶了十几分钟,直到增援部队赶来才罢休。   值得一提的是,帐篷中的越军共有7人,陶洪礼击杀了4人,逃走了1人,但最后战报上写的却是“协助运饭”。   陶洪礼什么也没说,只是默默把战友的头盔保存了起来。   后来陶洪礼自己又去前线运饭,期间又遭遇了越军,他英勇杀敌,一个人击溃了6人小队,甚至还是全身而退。   等回到营地后,指挥员问他为何迟到,他也只是说了一句:“路上人多。”   没过多久,前线送来了战报,而这一次陶洪礼成了以一敌六的英雄,从此之后,再也没人喊他“陶师傅”,都在喊“老陶!老陶!”   战争结束后,陶洪礼被授予了“战斗英雄”称号,并且还拿到了一等功奖章。   按理说,这样的国家功臣下战场后,肯定会被特殊照顾,但陶洪礼却不想给国家添麻烦,每次被安排工作,他都会把自己的奖章放在最下方。   大家只知道他是个老兵,却不知道他到底为国家做了多少贡献,而他本人也非常低调,每当有人问起这件事,他也只是说自己是个炊事兵,饭不好送。   他喜欢唢呐,吹得一手熟练的《送行军》,有人听出来他吹的不太一样,他却自称民兵出身,学得早。   陶洪礼不喜欢张扬,也不会主动承认退伍老兵的身份,只是唢呐声一响,他就回想起在战场上失去生命的那些战友。   像陶洪礼一样默默无闻的战斗英雄还有很多,他们不求回报,哪怕为国捐躯也毫无怨言。   让我们致敬陶洪礼!致敬所有战斗英雄! 今天的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大家对此事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和讨论,感兴趣的可以点击头像加关注,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我们下期见。 信源:   原文登载于息烽县人民政府2023年04月03日关于《铭记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 ——息烽县开展“老兵宣讲团”进校园活动》的报道

0 阅读:134
一叶知大事

一叶知大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