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屠呦呦入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继诺贝尔奖后,她再获一最高荣誉,然而惋惜的是,她曾多次申请中科院院士却都落选。 4月30日,美国国家科学院公布了新一批入选的院士共计150名,其中包括120名院士和30名外籍院士。 而在外籍院士的名单中,屠呦呦的名字赫然在列,无数人表示恭喜,她再一次获得了最高荣誉。 消息一出,瞬间在网上引起无数热议,很多都表示恭喜,这也是屠呦呦在拿到诺贝尔之后的再一次最高荣誉。 但很多人也好奇,为何屠呦呦能够拿到美国科学院院士的荣誉,但却没有成为中科院的院士? 这个答案,或许有很多种。 1930年,屠呦呦出生在浙江宁波的一个大户人家,上面还有两个哥哥,“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就是她名字的来源。 作为家中唯一的女儿,备受父母宠爱,在上学时期,她的成绩并不算突出,唯有生物能拿得出手,每次的生物课她都十分积极。 对于自己之后将要做什么屠呦呦并没有什么想法,虽然哥哥一直告诉她学问是无止境的,但是她也都是一知半解。 直到16岁那年,一次肺结核让躺在家里休息的她突然有了从事医学的想法,而在几年后,她也成功的考上了北京医学院药学系。 而这里,也成为了她在医学领域的开始。 上个世纪60年代,对于大众来说疟疾几乎是闻言变色的存在,一旦患上,几乎就只有等待死亡这一条路。 这个容易被传染的疾病在国际上都是难题,始终都无人突破,当时的屠呦呦和团队其他人接到了任务,一定要攻克这个难关。 对于她们来说,这并不是一件易事,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她们看了很多古书古籍,希望能够从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 多年来,屠呦呦不断的去拜访名医,各种记载,多次实验,或许就连他们自己有过多少次尝试。 实验到后期,很多人都已经不抱有希望,甚至一度想要放弃,但是屠呦呦一直坚持,失败过后她选择再次从书中出发,看医书,做实验,成为了她生活中的两点一线。 1971年10月4日,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样品抗疟试验终于获得了成功,虽然还没有完全结束,但却让团队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似乎从小时候开始,屠呦呦的人生就和青蒿有了交集。 1973年,双氢青蒿素终于成功问世,它的出现给无数疟疾患者带来了曙光,也让国际看到了中国医学的能力。 而屠呦呦也只是再一次投入了新的实验中,在2004年,青蒿素获得了泰国最高医学奖“玛希顿医学奖”。 但很多人都知道青蒿素,却不知道屠呦呦,就连作为诺贝尔风向标奖的拉斯克奖都是她的亲属偷偷去领。 2015年,屠呦呦一跃成名,成为我国首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这个时候大家才知道,原来她就是青蒿素背后的功臣之一。 之后,屠呦呦又被授予共和国勋章。 然而,令人感到不解的是她却并没有成为中科院的院士,不仅如此,她“无留学背景”、“无博士学位”、“无院士头衔”的“三无身份”也让她成为了讨论的焦点。 当接受采访被问及这个问题时,屠呦呦特别淡然,她表示荣誉属于自己以及团,也属于整个国家,她不在乎那么多。 她同时也坦言,自己曾经申请过很多次中科院院士,那个时候大家都告诉她应当去申请,她就去了。 在1978年的全国科学大会上,她的单位也获奖,作为小组长的她,也曾经被卫生部部长推荐去当院士,但是因为当时情况复杂,最后也是无疾而终。 不过,如今她在成为我国首位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女性科学家后,也成为了美国科学院院士,也是再一次得到了认可。 对于她而言,青蒿素能够成功,就是自己最好的勋章。 信息来源:澎湃新闻2025-04-30报道 法制晚报2015-10-05报道
我去查了一下董袭莹的导师邱贵兴,他居然是院士!屠呦呦还只是大漂亮外籍院士,想
【72评论】【3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