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种植体,终身质保”,6万元做了12颗种植牙,平均一颗两万。山东一女子因牙口

子焓 2025-04-30 12:31:54

“进口种植体,终身质保”,6万元做了12颗种植牙,平均一颗两万。山东一女子因牙口不好,又羡慕其他人有一口洁白的好牙,在仔细考察后进行了人工牙齿种植。本以为以后吃东西方便了,谁知,手术完没多久就调试了20次,现在吃米糊都费劲。再次去到医院检查,被确诊为"颞下颌关节紊乱,双侧髁突吸收",经过调查发现,该女子的经历在当地并非个例,涉事诊所和医生已被吊销资质,网友:别看那些吹的天花乱坠,还是原装的好! 山东烟台,女子花6万元做12颗种植牙,本以为能敞开吃了,结果,仅仅2年时间就调试了20多次,还导致颞下颌关节紊乱,现在嘴里一颗牙齿也没有了,一个月瘦了八九斤。网友:花钱遭罪受! 2025年3月,山东烟台毓璜顶医院口腔科,48岁的王秀兰对着镜子张开嘴,空荡荡的牙床在灯光下泛着青白。 此时,距离她花费6万元种植12颗牙齿已经整整两年,此刻她的餐盘里只有一碗米糊,塑料汤匙碰到瓷碗发出清脆的响,像极了种植牙金属基台第一次摩擦牙龈时的声音。 故事始于2023年春天。 王秀兰在同学聚会上发现自己的四环素牙在合影里格外突兀,美容博主的"完美笑容养成"视频让她鬼使神差走进了"美齿时光"诊所。 主任医师李建国拿着3D口腔模型承诺:"进口种植体,终身质保,恢复后啃排骨都没问题。" 缴费单上的6万元让她犹豫了三个月,直到看到诊所墙上挂满的"成功案例"——那些戴着烤瓷牙微笑的模特,牙齿白得像牙膏广告。 2023年6月,她躺在手术台上,看着无影灯在医生口罩上投下的阴影,丝毫未察觉这场"美丽投资"正悄然拉开噩梦的序幕。 第一次调试在术后第15天。 "咬合有点高,磨一磨就好。"护士递来的磨钻声尖细刺耳,王秀兰感觉牙根被生生刮去一层。 此后两年,她成了诊所的常客:第7次调试时牙龈化脓,医生说是"正常排异";第15次时金属基台松动,被告知"需要更换更高端的材质";第20次调试后,她发现自己张不开嘴,吃面条时汤汁顺着嘴角流到下巴。 "颞下颌关节紊乱,双侧髁突吸收。" 毓璜顶医院的MRI报告像判决书,显示她的下颌关节已被不当咬合磨出深沟。 更残酷的现实是,为了反复调试,原生牙已被磨成残根,不得不全部拔除。 对着镜子刷牙时,她摸到牙槽骨上凹凸不平的种植体疤痕,突然想起了术前医生说的"微创无痛"。 王秀兰带着27份病历和缴费记录找到诊所时,前台已换了新人。 "李主任离职了,你的情况我们不清楚。"新任医生翻动着她的治疗记录,突然指着一行小字:"术前签署了风险告知书,并发症不在赔偿范围内。" 她这才注意到,那份长达12页的协议里,"咬合异常""关节损伤"等条款用五号字印在角落。 而所谓的"进口种植体",经药监局查询竟是国产仿制品。 在消费者协会,她遇到了三位相同遭遇的患者,他们的病历本上,主刀医生都是李建国,诊断结果都是"种植体位置偏差导致连锁损伤"。 现在的王秀兰每天要服用三种止痛药,体重从120斤跌到102斤。 她翻出术前的全家福,那时她的笑容里还带着烟火气,不像现在总用丝巾遮住下半张脸。 "早知道原生牙有多好。"她摸着女儿寄来的儿童辅食机,突然明白,当美丽的追求超越了身体的承受力,代价可能是余生的咀嚼苦难。 事件曝光后,"美齿时光"诊所被吊销执业许可证,李建国列入医疗黑名单。 可对于王秀兰们来说,这些惩罚换不回她的牙齿,也抹不去两年里20次调试的记忆——每次躺在治疗椅上,她都能闻到同一瓶消毒水的气味,听到同一首循环播放的背景音乐,这些细节构成了一场漫长的医疗事故现场。 2024年北京朝阳区医美纠纷中,患者因种植牙手术感染失去半侧下颌;2025年上海某连锁诊所被曝使用过期基台,导致23名患者出现牙槽骨坏死。 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近三年口腔种植投诉量年增41%,其中"过度医疗""材料造假""操作失当"占比超70%。 部分诊所将种植牙包装成"高端美容项目",用虚假宣传诱导消费者;医生准入门槛低,许多从业者仅参加过短期培训便上岗;更有甚者,将医疗行为异化为商业博弈,用格式条款规避责任。 "健康是生命的底色,任何美丽都不该在这张底色上透支。" 王秀兰的遭遇撕开了种植牙市场的华丽包装,人们发现,当医疗行为被商业利益裹挟,当美丽诉求被无限放大,普通人的健康可能成为博弈的筹码。 牙齿的缺失可以用义齿填补,而信任的裂痕却难以修复。 在追求外表完美的路上,更应守护身体的知情权与选择权。 真正的美丽,从来不该以咀嚼的自由为代价——那是生命最本真的尊严,是任何烤瓷牙都无法替代的人生基石。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文中均使用化名) 创作来源:闪电新闻

0 阅读:30
子焓

子焓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