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韩国企业在哈萨克斯坦砸下30亿美元,建起一座规模庞大的稀土加工厂。然而,这座工厂如今却面临着一个棘手问题——电费太贵。 稀土重要,开采稀土的技术更加重要,韩国企业信心十足,决定跻身稀土行列大干一场,一举打破中国“封锁”,再赚个盆满钵满。 可真动手才发现,稀土加工厂不是随随便便一个小国家就能够撑起来的!可这大话已经说出去,盆里的水也泼了出去,不硬着头皮干怎么办? 殊不知,越是坚持下去,“赔”的越多,别说赚个盆满钵满了,就差把“裤衩子”都赔进去了…… 韩国“巴掌大”的小地方,当然不能在自己国土上建,加工稀土太污染环境了,韩国可“遭不住”,思来想去,韩国企业与哈萨克斯坦达成协议,在哈萨克斯坦境内建造大规模的稀土加工厂。 中国对稀土进行限制出口后,着急的不只是美国,韩国也是一条绳上的“蚂蚱”,其国内半导体行业较为先进,根本离不开稀土。 如何打破中国在稀土领域进行的限制与管控?哈萨克斯坦地域辽阔,是世界上著名的稀土产业大国,相较于中国逊色了不少,可也算是赫赫有名。 因此,韩国便将目光放在了哈萨克斯坦,希望就稀土领域方面与哈萨克斯坦达成合作,一举打破中国的稀土管控,解除国内的稀土“危机”。 哈萨克斯坦境内的矿产资源丰富,光是已经探明的矿物就已经超过了90多种,只是哈萨克斯坦也面临着一个窘境,明知稀土重要,在科技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却偏偏没有技术。 若是稀土不被开发出来,那就是废土一堆,为此,哈萨克斯坦方面也是干着急,而韩国主动抛出的橄榄枝,如同久旱逢甘霖,让二者一拍即合。 韩国表现的格外精明,可哈萨克斯坦也不傻,韩国企业在哈萨克斯坦建稀土工厂带动的可是哈萨克斯坦国内的经济发展,为国内的群众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 另外,工厂建造完成之后,韩国进行稀土加工用到的电也需要哈萨克斯坦提供,这电力消耗挺大,哈萨克斯坦又能大赚一笔。 两个国家各自有各自的小九九,但都心照不宣地不说出来,对外表现地分外亲密无间,好的仿佛穿一条裤子。 双方都想要大干一场,最好能够互惠互利,可当稀土加工厂建立之后,韩国才意识到了问题所在。 稀土加工起来费时、费力,还有一点就是格外费电,机器一旦运营起来,想要再暂停那是万万不能,而问题也就摆在了眼前。 哈萨克斯坦电力系统并不算特别完善,大部分电力还是苏联当初遗留下来的老电网,稀土还没加工出来,电力倒是先出了问题。 电缆烧毁、动不动就跳闸,已经成为了家常便饭,哈萨克斯坦的电力根本不足以支撑稀土加工厂的用电情况。 韩国企业也算是“艺高人胆大”,毕竟美国在稀土加工上面也只是说说“大话”,以往的教训摆在那。 美国之前也不是没有想过从国内加工稀土,摆脱被中国“卡脖子”的窘况,可真正做起来,却发现还是中国的技术更高一筹。 美国稀土加工厂这边刚一开始运营,那边电表就像是“开挂”,耗电量噌噌噌往上升,比眨眼的速度都快。 一吨稀土加工下来就要耗费3800度电,光是电费就够美国喝一壶,韩国对此一无所知,也“效仿”起美国,想要从稀土领域下手。 当然,韩国选择哈萨克斯坦境内建设稀土加工厂,也有另外一个原因,哈萨克斯坦境内的电费便宜,一度电只需要0.05美元,几乎是“不要钱”,可没想到的是,还有后续的维护费用、附加费用一大堆。 杂七杂八的费用加起来,电价与韩国企业当时设想的完全不再一个层次,不是他们小气,价格相当于是在原来的基础上翻了两番。 电费贵不说,电网还落后,动不动出故障,稀土还没有加工出来,工厂“罢工”了一次又一次,这边刚修好,工厂运行起来,不出几个小时,又再度出了故障。 电力存在问题、技术加工存在问题,想要加工稀土,设备全靠进口,甚至连运输也成了问题。 哈萨克斯坦距离韩国颇有些距离,一吨稀土矿石运输费用就高达3000元,而稀土市面上的价格才4000元一吨出头。 这样下来,韩国费时、费力、费钱,不仅没挣到钱,还得“倒贴钱”,实在有些得不偿失。 信息来源:韩联社报道《韩国企业在哈萨克斯坦投资30亿美元建设稀土工厂陷困境》2024年4月
去年,韩国企业在哈萨克斯坦砸下30亿美元,建起一座规模庞大的稀土加工厂。然而,这
红尘墨色染
2025-04-30 10:32:3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