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46岁的鲁迅瞒着妻子,和自己的女学生许广平在上海同居。许广平怀孕后,

麻麻赖赖 2025-04-29 15:52:26

1927年,46岁的鲁迅瞒着妻子,和自己的女学生许广平在上海同居。许广平怀孕后,她羞愧难当疯狂地捶打肚子,鲁迅也不拦她……

许广平出生在既开明又保守的家庭里,她的祖父曾经是清末高官,但她的父亲,不考科举,也允许女儿不用缠足,可以去学堂读书识字。

但她的父亲竟然在一次酒兴正浓时答应了一门婚事,对方是个乡绅土豪,许广平自幼接受新式教育,怎么能同意,在她不断努力的反抗下,她的父亲也十分懊恼悔恨,帮助女儿逃走。

许广平考入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在这里她接触了先进的、批判的思想,对社会的现状和当前的教育,产生诸多疑问和不满。

1923年,许广平二年级了,在这一年,她接触到能够解答他疑问的老师同时也是影响他一生的人——鲁迅。

穿着极为简陋的衣物,一头冲冠的黑短发让她记忆犹新,特立独行引人嘲笑的新老师一张嘴就将学生们带入他的世界,随着他的节奏进入思想的海洋。

许广平极为倾慕这位先生,不仅每次开课她都会坐第一排,积极提问,甚至在同学的鼓励下,给先生写信。自称“小学生”的许广平在信中描述自己的愤懑和不安给先生听。

没想到很快,许广平收到了回信,她发现这长长的一封回信竟是先生收到后连夜写的。信中她的疑问得到解答,她对社会和学校的不满也有先生的赞同

鲁迅对这位直率积极地女学生印象深刻,也耐心的回答了她的问题,在她的信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位很有思想很有见识、有些莽撞固执的青年人,交流中他们很合得来。

鲁迅用“广平兄”来称呼这位小友,经过多次信件交流两人更加熟悉和亲近。

鲁迅在许广平出现以前,已经许久没有和女性有如此亲近的交流,但他并不是“自由”的,他的老家有一件“礼物”。

“礼物”是一个人,是名义上的鲁迅的妻子朱安。她是鲁迅的母亲硬塞给他的,一个落后的小脚女人。出于责任感,他不能和她离婚,还月月给她打钱,供她生活。但至此,鲁迅陪着朱安过着苦行僧般的生活。

许广平打破了他给自己设下的禁锢,两人的感情在一封封书信中慢慢升温,爱慕之情渐渐让许广平抑制不住自己,于是,在一个晚上,许广平在鲁迅的公寓里对他大胆的表达爱意。

鲁迅也直接向这个“小鬼”投降,她的直率和坚定让他无法拒绝,两人于是悄悄在一起了。

鲁迅背负着另一个人的命运,因此,为了保护许广平,鲁迅让她作为自己的助手和翻译,和自己住在一起,平常不住在一层楼里,在外人面前也尽量避嫌。

1927年,他们搬到上海正式同居,鲁迅一方面忙着启迪民智做思想战场上的战士,一边贴心的家庭生活让他变得柔软。

而许广平本可以去大学教书,但她放弃了,默默在他身边照顾着他的生活,支持他的事业,她不要名利地位,心甘情愿牺牲自己。

但一个小生命的出现让鲁迅不得不将这段感情光明正大地摆在众人面前。

虽然家乡的朱安是摆脱不掉的责任,国内战乱情况危急和许广平的同居也不适合生育孩子,但避孕失败,这个孩子既然已经到来,鲁迅也不舍得就此打掉。

没想到为了这个孩子,许广平经历艰难的生产。医生问了鲁迅一个“千古难题”:保大人还是保孩子?

鲁迅毫不犹豫回答:保大人。万幸的是,母亲和孩子都获得平安。

生活是最残忍的事,总会消磨一些美好的东西。同居的时光让许广平也进一步了解到鲁迅的各个方面,他的固执倔强有时会伤害到她,他对别人的宽和体贴、乐善好施,也会给她带来负担。

两人一旦发生矛盾也不吵架,鲁迅会一个人睡在阳台地上生闷气,许广平束手无策,只好沉默。可儿子的到来,让家庭生活得到新的处理问题的方式。

鲁迅给儿子起名周海婴,儿子小小年纪就贴心懂事,每当鲁迅躺倒阳台地上,小小年纪的周海婴就躺到父亲身边陪着他,鲁迅看到儿子这样,也只好起来了。

可惜,在儿子八岁时鲁迅就去世了,没能看着儿子长大成人。许广平独自一人抚养儿子,并整理编辑鲁迅所有的手稿,在艰难的条件下,将他的手稿们都出版印刷,接手鲁迅的未完成的事业,以笔为刀,继续奋战,以民族精神激励国民。

许广平还将自己的积蓄买粮买药支援抗日的战士们,为抗日活动提供帮助,写文声援。因此,在日军全面占领租界后被抓捕入狱,历经76天的折磨,双腿落下残疾。

在这些忙碌危险的时候,许广平没有忘记鲁迅背负了一辈子的责任,她在鲁迅去世后一直向朱安写信问候,并按时寄去生活费。朱安通过信也了解到许广平,对她的评价很高。

许广平的后半生,除了怀念鲁迅,为他整理书稿,就是积极组织妇女联合运动,为国家和平稳定做出贡献,在新中国成立后还任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妇联副主席等职务,将当年文章中的追求和理想中的社会一一实现。

在这段特殊的岁月,谁也没能真正获得安稳平静的生活,只有坚定信念并顽强地朝目标前进,才能获得内心的平静。

0 阅读:50
麻麻赖赖

麻麻赖赖

麻麻赖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