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朱荣贵不放心自家的西瓜地,决定晚上带着砍刀去查看,竟发现一名落单的日军在偷吃西瓜。朱荣贵偷偷靠近,手起刀落砍中日军的头部,可是日军并没有死,而是举起刺刀和朱荣贵搏杀。
1938年,日军攻入河南,无数百姓流离失所,身处河南长台关乡的瓜农朱荣贵,他的经历,便是当年无数百姓遭遇的缩影。
夏季的夜晚,即使是空旷的田野,空气中也没有一丝凉意。一个男人双腿叉开,倚靠在木床边,手中揣摩着刀柄,在这空旷的田野中,男人低沉的哭泣声被风带去很远。
男人名叫朱荣贵,是这片西瓜的地的主人,家中世代为农,种些西瓜养家糊口。
西瓜原本是紧俏货,往年刚到城里就能卖出去不少,可今年不知怎么了,买的人却寥寥无几,找人一打听,都说是日本人打过来了,那些玩意可谓是走一路杀一路,残忍至极。
朱荣贵一家世代为农,也没什么文化,根本不知道日本人是啥,只知道日本人一来,自己的西瓜不好卖了,他心里开始恨起了日本人。
不过数日,越来越多的人从朱荣贵的村子路过了,村长问他们是咋回事,他们双眼通红,将前线的惨状告诉了村长,还劝村长赶紧带大家走吧,要是日本人来了就全完了。
村长听后,眉头紧皱,连夜赶到城里打听此事,回来后就召集全村,让大家收拾东西去山里躲些日子。
村子里有几个老人不愿离开,朱荣贵的奶奶也是其中之一,父亲拗不过奶奶,便留了些粮食,准备等着风波过去了再回来。
当村民们稀稀拉拉的走进山里的时候,天上有一个带着奇怪声响的绿色东西吸引了大家的注意,身上有白底红点的图案,朝村子里扔下几个黑色的玩意,并伴随着巨大的轰鸣声,村子炸开了。
看着昔日的村子变成废墟,村民当场就愣住了,远处的村长怒目圆睁,大喊一声“快走!”便带着村民,头也不回地向山里赶去。
朱荣贵在人群中,呆呆的望着变成废墟的村子,眼泪止不住的流下来,他瘫倒在地,嘴里呢喃着“奶奶······奶奶······”
父亲将失魂落魄的朱荣贵从地上拉了起来,一言不发的带着他跟上队伍,他无神的看着强忍泪水的乡亲,他第一次知道了什么是恨。
一个月后,朱荣贵和几人跟着村长出来,将废墟中的亲人安葬,大家磕了几个响头,葬礼就算结束了。整个过程大家都是沉默不语,但难掩不了大家心中的愤怒。
朱荣贵提出想去自己田里看看,村长没说什么,只是将腰间的刀递给他,让他早点回来。
到了地里,看着被糟蹋一地的西瓜,心里更是难受,他叹了口气,坐在凉棚下看着远处发呆。
夜幕降临,远处奇怪的歌声,将朱荣贵的思绪唤了回来,想起村长之前的叮嘱,就先悄悄藏了起来。
凉棚是三角形的,朱荣贵躲在夹角里,用地上散落的瓜藤盖在身上,将自己隐藏在黑暗中,等候那人的离开。
谁知那人到了瓜棚停了下来,借着月光,朱荣贵发现那人背对着自己,蹲下来在地里捡西瓜,而那人背包上的图案,让朱荣贵怒目圆睁,这人和炸掉村子的东西是一伙的。
朱荣贵悄悄的来到男人的身后,唱歌的日军丝毫没有察觉,朱荣贵将刀高高举起,狠狠的砸向那人。
毕竟是军人,在察觉到危险的时候,身体本能的做出反应,堪堪躲过致命的一击,但后背依旧被划开了大口子。
日军顶着剧痛,转身就抓住了朱荣贵,将他摔了出去,朱荣贵撞到凉棚上,脆弱的竹竿顶不住这样的力道,凉棚直接就被毁掉。
朱荣贵痛的感觉不能呼吸,他跪坐在地上,眼睁睁的看着日本人走到身前,肚子又被踹了一脚,胃里一阵翻江倒海,趴在地上干呕。
日本士兵发现只是一个村民,就放下了戒备,缓缓蹲下,用蹩脚的汉语说着什么,朱荣贵什么都没听清,一个劲的干呕,只是余光看到了被压在稻草地下的刀柄,心里有了算计。
士兵看着村民要磕头的样子,心里更得意了,仰头大笑了起来,就在这个瞬间,朱荣贵暴起,一个影子从日军的喉咙闪过。
朱荣贵只感到面前一热,随手抹了一把脸,就看见之前耀武扬威的日军,捂着喉咙躺在地上抽动。 朱荣贵又上前补了几刀,直到没了动静才放松下来。没一会,听见动静的村长就带人赶了过来,看着眼前的一幕,心里五味杂陈。
后来,朱荣贵加入了新四军,为解放战争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