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后,川军名将范绍增将七个妻子叫到身边,现在实行一夫一妻了,七个当中,只能留一个,年轻貌美的七姨太以为会留下她,没想到,范绍增的选择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范绍增家境富裕,常年逃学和惹事生非,尤其是沉迷赌博。 家庭中长辈曾企图用极端方式让他悔改,然而这些措施都未能使他改过自新。 四川的“袍哥会”的成员不仅涉及黑道,也有很多人投身于反清斗争,甚至与政府军队发生过激烈冲突。 范绍增投身了“哥老会”。 这一时期,他不但成为了青帮的中坚力量,还参与了反袁运动,直至因运动失败带领队伍成为了土匪,抢劫富户、招兵买马。 1923年,他投身川军阵营,成为杨森部下的一员。 此后,他很快升任为川军的旅长。 然而,他的财富并非仅仅依赖于军队的薪水。 范绍增在此期间与上海青帮的杜月笙建立了联系,并通过鸦片和吗啡走私赚取了巨额财富。 他在重庆建立了范庄,这里成为了他聚集妻妾和家族的地方。 据说,他一生中至少有过七位正妻和数十位妾室。 在抗日战争爆发后,范绍增赢得了许多战功。 尤其是在淞沪会战期间,他巧妙地布置地雷,成功消灭了日军高级指挥官。 然而,由于不是蒋介石的嫡系力量,范绍增在军队中频频遭到排挤,职务也逐渐失去实权。 最终,他选择辞去军职。 进入了这一段相对平静的生活后,范绍增的思想也发生了转变。 通过与当地一些反蒋的志士交流,他逐渐意识到,蒋介石的政权已不再具备足够的力量来抵挡中国共产党。 1946年,国民政府于南京召开第一届国民大会,杜月笙意欲借此露脸,竞选主席团席位。 选前清点票数,尚缺四票,遂请范绍增协助。 范以掌握川籍代表的优势,一举送上六张选票。 正式开票时虽有两票流失,但杜月笙仍顺利当选。 事后,杜特意在上海宴请了工会负责人。 范绍增在大会期间引来蒋介石亲自接见,意图拉拢他支持孙科竞选副总统。 然而,范已承诺李宗仁,拒绝轻易变卦。 蒋介石遂指示他个人可投李宗仁,余票必须支持孙科。 范表面听命,内心另有所图。 此番抗拒,源于多年前的不快。 1948年底,见国民党大势已去,他返回四川,谋求自保。 初谋军职未果,直至1949年形势危急,蒋介石才准其组建“国防部挺进军”,编制十万。 范迅速依托多年经营的地方势力,招募旧部、自卫团、乡勇及无业游民,短短数月聚集四万余人,分布大竹、渠县等地。 部队虽成,但纪律涣散。 1949年末,解放军进入川东,范绍增权衡利害,派使者与第50军149师接洽起义事宜。 随后,他在渠县三汇镇正式通电反蒋,宣布起义。 解放军以稳定地方为重,命范部就地驻防。 在成为共产党员后,范绍增遵守了党内一夫一妻的原则,开始逐一遣散自己的妻妾。 解放前,范绍增在范庄公馆中过着富贵荣华的生活,除了日常开销和子女教育外,他每月还会给予每一位姨太太二百元零花。 尤其是在毒品生意上获得巨大的成功,使得他能够维持一个庞大家庭的开销。 然而,随着新中国成立,为了不与共产党的法律相冲突,他最终决定分家。 他召开家庭会议,宣布家族将按照新中国的法律进行解散,并要求所有成员做好准备。 其中,妻子陈文兰得以留下。 张绍芬、房世民、赵蕴华、何淑兰陆续与范绍增办理离婚手续,各自辗转谋生。 仅叶绍芳坚持不离,她抱持着传统婚姻观念,不愿分开。 而叶绍芳在成都生活数年后,被特别批准继续陪伴范绍增。 何蜀熙带着子女前往香港投靠杜月笙,其他妻妾也带着孩子各奔前程。 起义后,范绍增被任命为解放军第50军高级参谋。 范绍增的子女们各自分散,二女儿范之淑嫁入军旅,五女儿范之俐则在仕途上有所建树,最终成为江苏泰州政协副主席。 范绍增自己则被调往河南,在解放军第50军担任高参,后期参与了河南省体育事业的建设,还亲自主持了郑州体育场的修建。 1992年,以他为原型的“傻儿三部曲”在全国播出,尽管剧中的人物形象获得了大量关注,但也引发了范绍增子女的不满,认为剧中的描绘过于夸张。 参考文献:[1]森贻.川军八十八军军长范绍增[J].四川外国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0(1):11-12
解放后,川军名将范绍增将七个妻子叫到身边,现在实行一夫一妻了,七个当中,只能留一
陌上伊人笑
2025-04-29 15:03:2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