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公开对华服软:不想再加了,消费者会停止购买,我希望人们继续购买,也许会降低到中方的程度以下,甚至更低 在全球经济波涛汹涌的当下,中美贸易战的每一次风吹草动都像投进湖面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就在人们以为关税大战还要硬碰硬地打下去时,美国总统特朗普却突然松了口。2025年4月17日,他公开表态,担心再加关税会让美国消费者停买我国商品,甚至说出了“也许会降到中方的程度以下,甚至更低”的话。这话一出,像是给这场拉锯战按下了暂停键。 特朗普这个人,说起来还真有点传奇色彩。1946年出生在纽约,家里有钱,父亲搞房地产,他自己也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拿了经济学学位。后来接手家族生意,搞出过特朗普大厦这样的名头响当当的项目。不过,1990年代初经济不行的时候,他的公司也栽过跟头,好几个项目破产。好在他靠债务重组和新的路子翻了身,还通过《学徒》这个节目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2016年,他喊着“让美国再次伟大”上了台,成了第一个没政府或军方背景的总统。上任后,他推“美国优先”,尤其在贸易上特别硬,2018年就对我国商品加了高关税,愣是把中美贸易战给点着了。2025年再次当选后,这股劲头也没停。可就在这节骨眼上,他的态度却来了个大转弯。 事情得从他2025年4月17日的讲话说起。那天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他面对记者,语气比以往软了不少,说出了那句让人意外的话:“如果再对我国加税,美国的消费者就不会买我国的东西了。我希望大家继续购买,所以,也许我们可以把关税降到中方的水平,甚至更低。”他还提到,中美正在接触,相信能谈出个好结果,甚至说跟习主席关系不错,觉得这种关系还能继续。这跟半个月前他还嚷嚷着“对等关税”的调调完全不一样。按理说,特朗普这人向来嘴硬,怎么突然就服软了?答案其实不难找,压力从四面八方挤过来了。 先说美国那边的情况。关税加来加去,进口的东西贵了,老百姓日子不好过。家庭开支涨了不少,买东西都得掂量再三。企业也不好受,原材料成本高了,利润薄了,怨声载道。特朗普再硬,也不能不听这些声音。再看国际上,他本来想拉着70多个国家一起压我国,可没几个人买账。有的国家私下里就说了:“凭啥让我们放弃自己的利益?”就连日本、澳大利亚这些老盟友也没给面子。日本首相石破茂摆明态度,谈判没那么容易;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也说不会向美国低头。更别提美联储了,股市一跌,主席鲍威尔就说不降息也不救市,特朗普急得不行,可又拿他没办法。据说现在美国对我国的关税已经高达145%,我国反过来也有125%的关税,这仗打到现在,两边都伤得不轻。 特朗普这番话一出口,全球都盯着看。站在我国的立场,咱们一直都敞开大门搞合作,但前提得是平等和尊重。外交部早就说了,要谈就得好好谈,美国那套威胁和霸权的路子行不通。2025年第一季度的数据也挺硬气,我国跟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贸易额还在稳稳往上走,这说明咱们的经济有底气,在全球贸易里也站得住脚。特朗普讲完话,全球股市都有了动静,美国和我国的股市都涨了点,投资者觉得贸易战可能要缓一缓了。不过,事情没那么简单。谈判桌上还有知识产权、市场准入、产业政策这些硬骨头,不是几句话就能啃下来的。我国这边还没正式回应,但外交部强调,谈得成得看平等互利,绝不会签损害自己的协议。有分析说,咱们可能会让美国先降关税,才肯坐下来好好聊。 对特朗普来说,这次的转变挺关键。他那商人头脑估计也在算账,如果能跟我国谈成,不仅能给美国经济喘口气,还能给自己的政治成绩单加分。可要是谈崩了,国内压力更大,支持率都可能受影响。美国国内意见也两极分化,有的共和党人和商界觉得这步走得好,能让贸易缓下来;但强硬派不乐意,说他这是示弱,怕谈判时没底气。总的来说,他这表态给中美贸易战开了个口子,但接下来会怎么样,还真不好说。双方能不能真谈出个结果,全球都在等着瞧。 从我国的角度看,特朗普这回的态度变化是个机会,但咱们的立场没变。开放合作是主基调,可谁也别想拿霸权压咱们。贸易战打了这么久,证明了一个道理:硬碰硬谁都讨不了好,合作才是正路。中美关系这盘棋,早就不是两个国家的事,牵动的是全世界。特朗普的商人本色可能会让他在谈判桌上找新的平衡点,但全球格局这东西,不是一个人说了算。咱们的经济韧性摆在那儿,特朗普服软也好,继续硬扛也罢,我国的路还是会稳稳当当走下去。
中国奉陪到底,特朗普黔驴技穷,性格大变,说话开始讲道理了!
【3评论】【2点赞】
行银民人国中
国内自媒体真的张口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