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张1914年上海锦江饭店创始人董竹君的老照片,只见她端坐石雕圆椅,黑纱提花

历史小破 2025-04-29 09:01:46

这是一张1914年上海锦江饭店创始人董竹君的老照片,只见她端坐石雕圆椅,黑纱提花衣裤衬得身姿纤细,翠玉耳环在鬓角轻晃,面容姣好却凝着与年龄不符的坚毅。这是她人生第一张照片,当时的董竹君才14岁,但在长三堂子已生活了一年, 民国的青楼有严格的等级制度,最高级的叫“书寓”,姑娘需精通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接待文人政客,讲究 “卖艺不卖身”(实际后期多有例外)。“长三堂子”是第二等,因初期出局(应召陪客)收费三元、往返共三元而得名,清倌人(未成年或未破身的姑娘)在此卖唱陪酒,不直接卖身,但需接受严格的才艺训练(如戏曲、乐器),成年后可能被迫 “梳弄”(破身接客)或被赎身。 民国初年,照相技术尚未普及,青楼常为红牌姑娘拍摄照片用于宣传(如制成明信片、悬挂于妓院门口),董竹君的首次照相或为妓院包装推广之举,也是她作为 “商品” 被物化的缩影。 1916年(16岁),董竹君结识革命党人夏之时,在对方求婚时提出 “不做小老婆、送她读书” 等条件,后自行赎身(未接受夏的钱财),与夏结婚并东渡日本留学,成为中国最早一批接受高等教育的女性之一。多数清倌人成年后难逃被迫接客的命运,少数如董竹君通过嫁入豪门、自我赎身或逃离妓院寻求生路,但成功案例极少。

0 阅读:0
历史小破

历史小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