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春游第三天 探秘阳朔如意峰:云端之上的奇幻之旅 邂逅阳朔遇龙河 在旅行的第三天,上午十点左右,我们踏入了阳朔如意峰索道景区。这座景区宛如一颗镶嵌在广西桂林阳朔高田镇的璀璨明珠,紧邻321国道,距离包茂高速高田出口仅约5公里,是阳朔极具代表性的景点之一,更是阳朔首个山顶自然公园。凭借独特的喀斯特地貌风光与丰富多样的体验项目,它吸引着无数游客慕名而来,我们也不例外。 踏入景区,便与那壮观的2000米索道相遇。它如一条灵动的巨龙,将喀斯特地貌造就的几座高峰串联起来,相对高差达242米,单向最大客运量可达2000人/小时 。缆车吊箱每箱可容纳6人,我们整个旅行团恰好坐满7吊箱。随着缆车缓缓启动,两条手臂般粗壮的特制钢索向山顶延伸。缆车运行平稳又安静,在一两百米的高空,时而攀升,时而下降,每一次起伏都让心跳加速,仿佛开启了一场刺激的冒险之旅。当缆车抵达站点,我们迫不及待地倚靠着平台栏杆眺望,脚下山谷深邃莫测,而前方,如意峰索桥宛如一条银色丝带,通向如意峰360度观景平台。 踏上如意索桥,它长142.4米,宽2米,桥面距谷底足有58米。每走一步,桥身便在空中微微摇晃,带来惊险又奇妙的体验。站在桥上极目远眺,阳朔峰林的绝美景色毫无保留地展现在眼前,那连绵起伏的山峰,在云雾间若隐若现,令人陶醉。同行的六十多岁、七十多岁的退休教师们,也勇敢地踏上索桥,他们的冒险精神着实令人钦佩。 沿着索桥继续前行,便来到了林中漫步道。它蜿蜒穿梭于峰谷间的密林之中,全长246米,中心高度32.5米,由网架结构搭配钢化玻璃与钢格栅构成。从远处望去,漫步道宛如峰林间一道绚丽的“彩虹”,又似一条遗落在丛林之巅的空中飘带,如梦如幻。漫步其上,四周绿树成荫,微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诉说着山林的故事。 穿过林中漫步道,玻璃栈道赫然出现在眼前。这条栈道沿崖壁悬空而建,长138米,宽1.8米。踏上栈道,脚下是透明的玻璃,下方的山谷与美景清晰可见,每一步都充满惊险与刺激,极具挑战性。对于恐高的人来说,这里或许是一个巨大的考验,他们或是选择在此止步,或是远远眺望那峰林叠翠、炊烟袅袅、田园如画的美景,感受别样的惬意。 在阳朔如意峰索道景区,高空的冒险刺激与奇峰深谷的绝美风光交织在一起。我们用相机定格下每一个精彩瞬间,将这段难忘的旅程永远珍藏在相册里,也铭记在心中。 午后两点多,我们踏入了阳朔遇龙河景区,这里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绝美画卷,风光旖旎,令人心醉神迷。 遇龙河静卧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阳朔县,从白沙世外桃源蜿蜒至大榕树工农桥段,这16公里的河段,河面宽38 - 61米,水深0.5 - 2米,是漓江在阳朔境内最长的支流,全长43.5公里,流域面积达158.47平方公里,悠悠河水穿过金宝、葡萄等5个乡镇,20多个村庄。它有着“小漓江”的美誉,河水清冽澄澈,水波缓缓流淌,两岸青山秀丽多姿,绵延不绝,形态各异;岸边绿草如毯,翠竹郁郁葱葱,树木枝繁叶茂,也因此被国内外专家赞誉为“世界上一流的人类共有的自然遗产”。 景区内,遇龙桥静静伫立,这是一座位于白沙镇遇龙村旁的明代石拱桥,历经数百年岁月洗礼,依旧稳固如初,以料石结构的单拱形态,诉说着历史的沧桑与厚重。 来到遇龙河,竹筏漂流是不容错过的体验。坐上竹筏,顺流而下,仿佛置身于灵动的山水长卷之中,两岸美景缓缓掠过,让人沉醉其中,流连忘返。可惜此次我们乘坐人造竹筏游览时,原计划的一小时行程,仅仅过半就匆匆返回码头,沿河诸多美景都还没来得及细细欣赏,实在有些遗憾,便不多赘述。不过同行的老师们兴致盎然,拿起长竹竿,化身船夫,在河上悠然撑船前行数十米,倒也为这次旅程增添了别样乐趣。 一天不算舟车索道,每位高龄老师都徒步了12000~15000步,着实有些累了。用一个丰盛的晚餐犒劳老师们,当地有名的美食啤酒鱼,啤酒鸭,红炆鸡等十二个菜上桌,并带来两瓶茅台酒公司生产的国台酱香白酒,喝酒的男女老师都来一二两,不喝酒的老师也举起茶杯,以茶代酒,为我们的健康干杯,为快乐的旅程干杯!
为什么桂林的旅游做不起来?
【43评论】【1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