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网安提示朋友圈什么不能发警方提示朋友圈8类内容谨慎发布
朋友圈禁止发布的内容主要包括违法违规信息、侵犯隐私内容、虚假广告及可能引发安全隐患的个人信息。 依据微信官方规则和网络安全相关指引,以下为具体分类:
一、违法违规类内容
非法交易与服务
代取公积金、虚拟货币挖矿、非法借贷、POS机套现等营销信息,利用“稳赚不赔”“不看征信”等诱导性话术引流。
野生动物及制品交易(如穿山甲、象牙等)。
违禁品宣传
药品/医疗器械推广、电子烟、性保健品、催情迷药等“黑五类”及管制药品。
隐私侵犯与窃密工具
贩卖身份证、监听设备、针孔摄像头等侵犯隐私的非法营销信息。
二、高风险个人信息
敏感票据与证件
火车票、机票、登机牌、身份证、驾驶证等含个人信息的票据,可能被用于身份盗用。
银行卡号、密码等直接关联财产安全的内容。
位置与家庭信息
发布实时定位、家庭住址或钥匙照片,可能暴露行踪或为盗窃提供便利。
老人/小孩的姓名、照片及常去地点,可能被用于诈骗或人身威胁。
三、虚假与误导性内容
谣言与不实信息
未经核实的虚假新闻、误导性言论,可能引发社会恐慌。
恶意营销与广告
频繁发布投资理财、贷款等广告,破坏朋友圈社交属性。
四、潜在社交隐患内容
白事与负面事件
发布亲人离世信息可能引发他人不适,甚至被误解为索取礼金。
生病记录与旅游动态
过度暴露病情可能引发谣言,旅游动态可能招致入室盗窃风险。
总结微信安全中心和公安部网安局均强调,朋友圈内容需遵守法律法规与平台规则,避免因信息泄露或违规行为导致封号或财产损失。用户应优先通过分组功能控制可见范围,保护个人及他人隐私。热点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