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离境退税政策-受益板块梳理!
商务部等6部门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离境退税政策扩大入境消费的通知。
离境退税,是指境外旅客在旅游国境内购买商品后,在离境时退还商品所含增值税的政策。
举个例子,一名外国游客在中国某商场购买了一件售价2000元的丝绸旗袍(含13%增值税),离境时在机场退税窗口提交购物凭证和商品,经海关验核后,可退回约234元税款(2000×11.7%实际退税率)。
所以很明显,离境退税政策核心就是通过税收优惠吸引境外旅客消费,刺激入境旅游和商品出口。
近两年,国内为了进一步刺激入境旅游和商品出口,持续强化离境退税相关政策:
2024年在上海、北京、广东、四川、浙江、深圳等地试点即买即退服务,境外旅客购物后可通过信用卡预授权担保直接领取退税款,无需等待离境。试点期间即买即退规模增长22倍。
据测算,新政可以直接提升中小额消费退税比例30%以上,叠加特色商品供给优化,预计2025年境外旅客消费规模将突破万亿人民币,带动零售、文旅、支付等产业链年增量超千亿。
2024年我国入境消费规模为942亿美元,较2023年的530亿美元增长77.8%,增速较快,并且2024年入境消费占GDP比重约0.5%,而世界主要国家普遍在1%-3%之间,我国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从扩内需战略角度看,离境退税新政是扩内需、促消费政策的又一重磅落地,是在中国入境游在全球兴起的背景下,国内针对国际消费需求崛起的精准回应,是通过制度创新推动“双循环”新经济模式的体现。
受益板块梳理:
离境退税政策对多个板块产生了积极影响,具体包括:
1、免税零售
中国中免:作为全球免税龙头,离境退税政策直接刺激了境外旅客的二次消费,提升了其销售额。王府井:在北京环球影城旗舰店试点期间,境外客单价显著提升,跨境商品SKU扩容300%。
格力地产:控股珠海免税51%股权,粤港澳大湾区跨境消费的核心标。
百联股份:上海南京路12家退税商店,2024年境外客流增82%。
鄂武商A:武汉国际广场接入退税系统,2024年退税销售额增加1倍。
广百股份:广州四家门店接入退税系统,受益东南亚游客增量。
2、区域特色百货豫园股份:
老庙黄金入选上海退税商店,境外珠宝消费占比30%。
新世界:位于上海,是中华商业第一街的商业企业,从事百货、物业、餐饮等业务。
徐家汇:上海智慧商圈示范点,数字退税系统对接支付宝国际版。
大东方:无锡唯一高境退税商场,自由流通市值仅21亿。
欧亚集团:长春核心商圈垄断,中俄边境免税试验田。
重庆百货:西南地区最大退税网络,2024年跨境商品销售增90%。
大商股份:东北零售龙头,申请大连港免税资质。
友好集团:新疆12家百货中7家可办退税,中亚客群占比超40%。
3、旅游服务
众信旅游:欧洲游市占率第一,2024年境外旅客接待量增150%。
新晨科技:国际结算和跨境涉外支付结算等解决方案的主要头部提供商之一。
西安旅游:丝绸之路文旅枢纽,退税商店覆盖兵马俑等核心景区。
岭南控股:广州国资背景,酒店+免税+旅行社全链条布局。
九华旅游:佛教文化主题游吸引东南亚客群,2024年境外客群增80%。
祥源文旅:黄山、齐云山景区接入退税系统,二次消费占比提升至45%。
峨眉山A:佛教名山引流日韩游客,金顶免税体验店即将开业。
中青旅:乌镇、古北水镇景区境外游客占比提升至25%。
凯撒旅游:海南离岛免税地接服务商,退税商品代购业务占比30%。
4、跨境支付
信雅达:退税预授权及风控系统服务商,试点期间拦截异常交易率99.5%。
拉卡拉:退税支付系统核心服务商,市占率超40%。
新大陆:数字人民币跨境结算解决方案供应商,中标多地退税终端改造。新国都:提供支付终端设备及系统解决方案,在移动支付和跨境支付领域有业务布局。
海联金汇:CIPS系统接入企业,跨境支付手续费收入占比提升至18%。
翠微股份:北京数字人民币试点单位,退税场景支付流水增50%。
广电运通:智能终端覆盖广州白云机场等枢纽,支持多币种实时结算。
四方精创:区块链跨境支付技术供应商,合作深免集团。
中油资本:旗下昆仑银行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受益中亚客群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