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倒流到18世纪的丹麦,一座名为皇家妇产医院的建筑静静矗立在哥本哈根的街头。它的诞生,源于一个高尚而充满人性的目的——防止私下分娩和溺婴的悲剧发生。 1750年,这座免费的妇产医院应运而生。它敞开大门,欢迎那些需要帮助的未婚女性。在这里,助产士们以专业和谨慎的态度,为她们提供免费且保密的助产服务。医院的理念深得人心,很快,前来就诊的人数便远远超出了预期。 1759年,一座崭新而富有声望的皇家医院落成。它是丹麦首家专门为可医治病人提供服务的医院,内设一间更为宽敞的产房。这家皇家慈善机构拥有200张病床,竭诚为劳作的贫民提供最优质的医疗照护。若因病住进医院,他们不仅能获得济贫法的豁免,更能尽快康复,重返工作岗位。然而,随着名声远播,前来分娩的贫穷未婚女性数量再次超出了医院的接纳能力。 1787年,一位名为茱莉安·玛莉的皇太后慷慨解囊,在原有产房的基础上予以扩建,皇家妇产医院由此诞生。这里不仅承担着培养医科生和青年医师的重任,更设有独立的助产士学校。这一模式很快在18世纪的欧洲大陆上广为传播。 皇家妇产医院与哥本哈根大学联系紧密,因为首席产科医生同时亦是产科教授。医院内还设有一所育婴堂,为那些在此分娩的未婚母亲提供一个选择:将婴儿送到育婴堂,等待有缘人的收养。放弃孩子的母亲,有的得以继续担任佣人,摆脱养育之累;有的得以维系较高的社会地位,免于背负未婚生子的骂名。 皇家妇产医院在数量上的贡献不容小觑。1787年新建筑启用后,新生儿数量显著增加:1788至1800年间,平均每年有858名婴儿在此诞生,约占哥本哈根市新生儿总数的三分之一,在皇家医院病人总数中也占据了30%的比重。 这所蕴含仁爱与责任的医院,为无数处于困境中的女性提供了庇护,让新生命得以在世间缓缓展开。它见证了时代的变迁,更铭刻下人性至善的一面。皇家妇产医院,一个凝聚爱与希望的地方,它的故事值得世人永远铭记。
时光倒流到18世纪的丹麦,一座名为皇家妇产医院的建筑静静矗立在哥本哈根的街头。它
星瑞看历史
2025-04-27 21:35:02
0
阅读:1